栏目列表
自然主义视域下的儿童教育观
发布时间:2022-02-2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肖丽

儿童教育是教育领域的重要内 容之一,在幼儿生活中处于举足轻重 的地位。《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 南》提出:“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 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 验和感性认识。”幼儿教师要树立正 确的儿童教育观,以接近自然、回归 自然的教育方式教育儿童,找寻儿童 教育的发展路径。 一、自然教育观 自然教育是把大自然的环境视为 教育背景,让每一个幼儿在正确、科 学、系统的方法指导下融入和亲身感 受大自然,帮助幼儿有效收集和处理 大自然的各类信息,培养他们逻辑思 维能力的教育过程。 (一)国外的儿童自然教育观 国外的自然教育认为教育应该顺 应人的自然本性,按照其自然发展规 律进行教育,使受教育者身心得到自 由、健康的发展。 1.卢梭的儿童自然教育观。著名 教育家卢梭开辟了现代教育理论的先 河,所著的《爱弥儿》一书中体现了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提出以培 养“自然人”为教育的目标,强调儿 童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卢梭认为, 教育者要学会正确认识、理解并善待 幼儿。他提出自然后果法,主张对于 某些出现错误和过失的幼儿,不能只 是单纯地给予口头教训或体罚,而是 应该让其真正明白自己的错误会带来 的后果,从而自觉地更正自己的错误 行为。幼儿学会了自主体验和承担后 果,会更容易接受自己反思后得出的 道理。 2.杜威的儿童自然教育观。美国 著名教育家杜威先生的自然教育观主 要反映在对教学过程的思考中,他的 教育思想继承并发展了卢梭自然教育 思想的精髓。他认为,幼儿的成长 不单单取决于外部的教育,还取决于 幼儿自身的天性。杜威强调,学校教 育应该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的主 体地位。教育者要注重激发幼儿的兴 趣,真正以幼儿为中心,从幼儿的实 际需求出发,提高他们在游戏活动中 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幼儿成为自己 的主人。 3.蒙特梭利的儿童自然教育观。 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蒙特梭利也提 出以儿童为中心,强调要发掘幼儿真 正的内在潜能,要顺应其自然天性的 发展,而不是从成年人的角度强加给 他们。蒙特梭利认为,幼儿可以独立 学习,他们会从周围的环境中汲取营 养,建立自己的精神世界,并塑造自 己的未来。蒙特梭利强调要培养幼儿 的自我教育能力,主张给予幼儿自由 选择教材和独立开展活动的自由。在 此过程中,幼儿会不断学习和试错, 促进自我发展。 (二)我国的儿童自然教育观 在我国古代,老庄道家作品中 自然主义视域下的儿童教育观 ——寻教育之初 归自然之本 ■文/刘欣然 ◇ 幸福家庭·快乐成长 ◆020 幸福家庭 2021年7月上半月 可见自然教育的思想。例如,在《老 子》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人法 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以天道自然观为哲学基础,提出 要尊重人的自然天性,要发展爱的自 然教育。 1.陶行知的儿童自然教育观。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儿童自 然教育观主要体现在其“生活即教 育”“社会即学校”的思想上。他认 为,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要把儿童 从成人的框架中解放出来,让儿童在 这个过程中回归自然、得到发展。他 认为,我们不能将幼儿的学习局限于 一个空间里,而应该把教育融入大社 会和大自然,给予幼儿自由的权利, 释放幼儿的自然天性,让幼儿体验自 然的美好,促进幼儿自由、自主地发 现与探索。 2.陈鹤琴的儿童自然教育观。我 国现代儿童教育之父陈鹤琴先生最著 名的思想是其“活教育”思想。他同 样强调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反 对“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观 念,注重要充分利用大自然、大社会 活的教学资源,引导幼儿走进生活、 走进社会、走进自然。他在“活教 育”的方法论中提出,教师应当依据 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鼓励幼儿积极 大胆地探索自然,在实践中学习,引 导幼儿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二、我国儿童教育观的现实 问题 (一)在教育观念上,忽视儿童 成长的创造性和主体性 “应试导向”让部分家长和教 师忽视了幼儿教育的主体性。一考定 终身、应试教育的社会现象变得越来 越突出,扭曲了素质教育和自然教育 的根本,违背了自然教育的初心。一 些家长和幼儿教师过分追求知识的传 授,忽视了自然教育的重要性,导致 幼儿园“小学化”的现象日益严重。 (二)在教育的原则上违背了培 养儿童的规律性 幼儿教育应该尊重自然、遵循幼 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但如今越来越多 的父母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开 始为其计划好所谓通往成功的道路, 根据自己内心的愿望和自己的成长路 径教育和告诫孩子,往往采用揠苗助 长式的教育,增加了幼儿的负担,并 导致许多教育问题频频发生。揠苗助 长式的教育违背了教育的顺序性和发 展性原则,忽视了幼儿的天性,违背 了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 (三)在教育方式上,科技化的 发展与回归自然存在矛盾 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从根本上改 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比如,上课时 使用的多媒体设备、常用的智能手机 等,都与回归自然的理念相互碰撞, 存在很多矛盾。如何在信息化的环境 中让儿童回归自然,需要教育工作者 们不断探究。 三、“让教育回归自然”的儿 童自然教育观 教师及家长要肯定幼儿的想法 和做法,要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性和 主观能动性。卢梭认为:“我们对于 儿童是一点也不理解的,对他们的 观念错了,所以愈走就愈入歧途, 最明智的人致力于研究成年人应该知 道什么,可是却不考虑孩子们按其能 力可以学到什么,他们总是把小孩子 当大人看,而不想想他们还没有成人 呢。”我们要站在儿童的角度为他们 着想,要把儿童当作真正的儿童,以 他们为主体,而不是以成人的世界观 束缚、否定儿童,要顺应其天性、尊 重其想法。福禄培尔认为教育就如同 修剪葡萄藤一样,“修剪本身并不能 给葡萄藤带来葡萄,相反,如果园丁 在工作中没有耐心地顺应植物的本 性,葡萄藤可能会因为修剪而被彻底 毁灭”。教育者应该循序渐进地教导 幼儿,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不 对他们进行过多的干预,充分发挥幼 儿的创造性。 每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 教育应尊重幼儿的天性,遵循自然教 育的发展规律。卢梭在《爱弥儿》中 提到:“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 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在当今激烈的 社会竞争中,家长和教师应该改变 传统的教育观念,转变刻板的教育方 式,学会了解幼儿的内心想法,肯定 他们的做法,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 尊重其自然成长规律,保护幼儿的自 然天性,让幼儿成为这个社会上独立 的个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 家长和教师应帮助幼儿保持自然 本真的状态,让他们遵循自己内心的 真实想法,启发他们认识自我和探索 自我,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要 选择游戏、选择生活,让幼儿在无拘 无束的自然状态下自由地展示自我。 蒙特梭利认为,成人要为幼儿提供有 准备的环境。我们应该为幼儿创设自 由快乐的环境,为幼儿提供自由活动 的场地及场所,要满足幼儿自由活动 与探索的需求,要学会将幼儿园的游 戏环境由室内转移到室外,充分利用 大自然的环境资源。同时,我们还要 为幼儿营造自由的氛围,允许幼儿自 由快乐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允 许他们无拘无束地展示自我。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东坡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天宁区劳动中路3号   联系电话:0519-88812198-8005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