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东坡文化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21-12-2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肖丽

摘 要随着东坡文化的广泛传播与运用学界对其的研究逐步深入取得一大批可喜的研究成果追寻苏轼的足迹与 诗词文赋各个地区结合本地特色赋予了东坡文化丰富的内涵学界就东坡文化的内涵发源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就其与 教育因子”、旅游开发的关系多有论述建言涌现出大量颇有见地的研究著述关键词东坡文化 文化内涵 教育意义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当前我国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都要求弘扬中华文化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当代价 东坡文化就正是我们应当弘扬的辉煌灿烂的文化它随 苏轼苏洵苏辙的足迹遍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在不同的地 不同的时间都有一定的发展和传承学界在弘扬东坡文 化上也做了相应的努力对其研究多有著述具体如下东坡文化的内涵 苏轼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今黄冈期间躬耕东坡并仿白居易香山居士雅号东坡居士”,以此为节点界对于东坡文化的内涵及其外延特别是与苏轼文化的关 系遂有着不同的理解其大体可分为两派第一派学者认为东坡文化是苏轼贬谪黄州后坡居士为号之后所产生的独特文化现象它不同于其他 以苏轼或苏轼家族为表征的文化苏轼文化”、“三苏文 其中谈祖应认为东坡文化是以苏东坡贬谪人生的 观念形态为研究对象具有苏东坡鲜明个性特征的有关其 哲学思想审美观念及生活方式等之总和它不是苏轼文 的简单复制更不是三苏文化的刻意翻版1并在 《“东坡文化之肇始解构及重构一文中更加深入论述 确证黄州是东坡文化肇始解构及重构之地其他学者 如赖玉芹饶学刚2等皆持此种观点认为东坡文化发端于 黄州但对于东坡文化之定义略有不同如赖玉芹认为是与苏东坡有关的一切活动及其所产生的结晶都属于东坡 文化3另一派学者则以东坡代指苏轼所谓东坡文化的实 质即等同于 苏轼文化”, 认为二者本就是一个有机统一 不能将其割裂开来朱靖华认为:“东坡文化不仅是某 一方面意蕴的纯粹产品而是多种意蕴的有机整合它呈 现出多角度多层面多功能的立体文化系统。 ”4左国华谢鸽认为东坡文化是一种整体文化包含以苏东坡为中心 形成的集历史学艺术学军事学文学养生学烹饪学学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现象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的一部分5总而言之两派对于东坡文化认识之异在于东坡文化的外延即对于东坡代指苏轼一生的成就及其文化 现象但两派之间并无本质区别更多的只是表述上的差 多系文字而已东坡文化的发源地 苏轼出生于眉州今为眉山),随后在凤翔杭州徐州密州等地任职为官时期苏轼因乌台诗案”、新党执政等问 题相继被贬黄州惠州儋州等地尤其在黄州今为黄冈), 他写下了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别号为 东坡居士”。 因此学界多认为东坡文化发源于黄冈谈祖应从说文解字的层面解释东坡文化是一个偏正短 ,“东坡就限定了东坡文化的范畴其认为东坡”,一是 指东坡这个人二是指黄州城东数十亩的故营地此外他还 谈到了居士的称谓建构东坡哲学体系等都始于黄州6国苏轼研究学会副会长黄冈市东坡文化研究会会长涂普 生认为东坡文化的生发与成熟是苏轼在谪居黄州期间由苏轼向东坡居士转变所经历的非常的深刻的变化所生 发和成熟的一种文化7黄州是东坡文化的发源地8对此赖玉芹谈祖应饶学刚等均持此种观点其中饶学刚针对 黄州只是东坡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凡是苏轼生活学习作过的地方都是东坡文化发源地产生怀疑他认为东坡 文化的发祥地而非东坡一生的生活地或称涵盖地正如 任何祖先民族文化文明等兴起一样发祥地只有一处东坡居士东坡文化是在苏轼谪居黄州后诞生的至于 苏轼后半生官居朝廷颍州扬州定州等的仕宦文化贬谪 文化各地以东坡命名的东坡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可以 视为东坡文化的延续升华和辉煌或者统称为广义的坡文化”。 但这些与东坡文化发祥地毫不相干更与东坡文 化的发祥地毫不相干9探讨东坡文化的教育因子尝有学者言苏东坡是一位立功立业立德立言等方 面卓有成就之人两篇赤壁赋不知触动古今多少文人墨 客之心弦其思想及经历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因子如何 将其与当前思政教育相联结学界对此亦有所论述如胡燕 东坡文化的传承与高职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探究文中分析了东坡文化精神在提升高职大学生人文素养及感悟世事人生树立远大人生目标等方面的作用并对 东坡文化在高职校园传承的形式及途径提出了意见和建 10][11][12李新刘昊旸在东坡文化对于学校教育理念 的启示一文中分析了苏轼所秉持的明道宏德志存高远的 理念因材施教不拘一格的作风及求真务实学以致用的 行为分别对当代学校的道德教育专业教育和实践教育产 生了重要的影响13周吉群在挖掘名人文化的教育价值进学 校 特 色 发 展》、《名人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和发 ——以东坡文化为例14][15中都提到了名人文化具有独特 的教育价值并以眉山教育发展为例论述了苏轼及东坡文 化对眉山学校的特色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学校在 建筑元素办学理念课程系统都融入了东坡文化极大地 弘扬了中华传统美德此外周珺黛在其硕士论文中还论述 了黄州东坡文化在高校美术课程中的运用与体现16][17由此 可见东坡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之重尤其对大学生思 想素质教育的影响之深对于进行东坡文化旅游开发的建言 在我国大力提倡挖掘传承传统文化的号召之下名人 文化在很多地区领域得以体现与运用并将其作为推动城 市经济发展的特色力量以苏轼为中心的东坡文化就在眉 黄冈惠州儋州等城市的发展中得以充分体现学界对 此也多有论述眉山市第三次党代会在党的十八大指引之下提出东坡文化为特色塑造眉山文化品牌建成中国历史文化名 的目标据此刘晓琼梳理了眉山以东坡文化为代表的 主要文化并指出旅游和文化融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 的思路及对策如确定文化主题进行旅游分区规划开发 文化体验性旅游项目等18在如何将黄冈的东坡文化整合 其旅游资源的问题上郭杏芳提出按照苏轼的踪迹建设 相关的旅游景点对苏轼的各种经历进行挖掘增加黄州 旅游的传说和意趣整理苏轼的诗词文赋开发旅游产品 等措施19林善炜在东坡文化助推旅游精准扶贫路径研 ——以儋州市为例一文中阐述了东坡文化对城市发展 的作用并指出旅游精准扶贫应当贯彻东坡文化中的民本 思想达到扶贫的长效性20此外还有保护历史遗存传承 东坡文化——浅析常州市东坡公园之文化再塑造》、《惠州 传承创新东坡文化注入发展新动能21][22][23等文章也为东 坡文化的旅游开发提供了不少借鉴总之在当代城市的 发展中追寻苏轼的足迹凡是其走过生活过的城市乎都将其作为一种特色的助推力进行挖掘开发并将其弘 扬开来综上所述从现有研究成果看学界就东坡文化的内 外延发源地旅游开发等已多有研究但对东坡文化与 思政教育的联系的探讨相对较少且多偏重于学术伦理的 分析少有具体课程案例的结合与教学方法指导难化为实 际教学所运用此外从现有研究成果数量上看多以黄州 为中心研究倾向性较为明显但研究多浮于表面还有待 进一步深入研究总之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在社 会多元化发展下东坡文化被广泛传播开来且得到了较好的运用。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东坡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天宁区劳动中路3号   联系电话:0519-88812198-8005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