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东坡文化”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创建理论与实践 文∕勇 辉 吴发亮
苏东坡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全才,他“以民为本”的人 文理念、“乐 观 豁 达”的 人 生 态 度、“乐 在 求 索”的 发 展观念、“和谐超然”的处世心态等多种先进思想在 当下更体现出重要价值。 因此,宜兴市东坡小学依托东坡书院, 提出“做东坡一样的人”这个核心理念,在“踏雪渐行”的校训引 领下,以培养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学校 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东坡文化活动为载 体,以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为目的,推动形成厚重的学校文化积 淀和清新的校园文化风尚,使师生人人、时时、处处都能在日常 生活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 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在具体做法上,我 们首先提出了以下四个“文化”: 树立理念文化,凝刻鲜明精神烙印 学校理念文化建设是学校形象定位和传播的基点,它对内 激励师生为学校的办学目标而奋斗, 对外展示学校的价值追 求。 我校的理念文化为: 核心理念:做东坡一样的人 基本理念 校 训:踏雪渐行 (太湖西畔,蜀山南麓。 一脉书香,千年流芳。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雪上足迹,人生印记。 苏子情怀,浩然永恒。 行走姿态,品格丰碑:淡定从容,自然自 在;旷达真诚,不亢不卑;坚毅向前,无怨无悔。 屈原行吟,超然 不群。 李白不羁,天马行空。 东坡精神,本色至真。 可贵境界,乐 观向上。 风雪何惧? 渐行不止。 东坡学子,秉承自强:举步坚实,信念高扬。 目标在前,行者 无疆! ) 校 风:真诚方正 坚毅自信 教 风:勤勉求索 导引精进 学 风:善思明辨 扎实持恒 办学特色:知行合一 全面发展 发展理念:求实创新 包容特立 基于以上理念,我们构建了“三纵三横”的理论框架。 “三 纵”就是分三大步骤实施: 1、要解决“结合时代需要和学校实 际状况,从文化源头中挖掘哪些文化内涵为建设目标? ”的问 题;2、要解 决“怎样整合优化学校一切资源,调动所有建设主 体,打造理想中的文化品牌? ”的问题;3、要解决“如何保障学校 文化在整体上能自主、健康、科学地发展壮大,与时俱进,形成 强大生命力? ”的问题。 “三横”: 就是系统分析构成学校文化的 诸因素,着重在三个系列层面展开研究。 (1)东坡文化与学校环 境及文化氛围的研究;(2) 东坡文化与学科整合及校本教育的 研究;(3)东坡文化和制度建设及师生行为的研究。 构建理论框架图具体如下: 一、塑好“文” (挖掘哪些文化内涵?) 时代需要 学校实际 个性鲜明 “做东坡一样的人”: 利众、旷达、乐学、文雅、守礼…… ↓ 二、做好“化” (怎样打造文化品牌?) 整合资源 调动主体 内化心灵 规范行为 三、铸好“魂” (如何形成旺盛生命力?) 融合凝聚 精神烙印 长期积淀 共铸校魂 与时俱进 打造形象文化,彰显学校形象品牌 校徽(图 1):土黄底色棕色圆圈,古色古香中蕴含历史悠久, 底蕴丰厚;中间为东坡书院门楼样式,这古老庄重的建筑符号喻 意为和东坡书院的历史渊源,承接书院的一脉书香,传承优秀文 化的神圣殿堂;顶部四周环列文字为“宜兴市东坡小学”,标明校 名;下底为横展数字“1906”,表示学校始建于 1906 年。 图 1 图 2 校歌(图 2):《东坡校歌》由我校学 子著名词作家倪维德创作 (《月光下的 凤尾竹》词作者),并请他的好朋友著名 曲作家王莘作曲(《歌唱祖国》曲作者)。 卡通形象(图 3):设计卡通形象名为“小东坡”,呈现为一名头 戴子瞻帽, 身披青衫袍的清秀孩童形象, 既有文雅俊逸的朗朗风 采,又有天真活泼的勃勃生机。 以此为基础原型,形成礼、学、勤、艺、 运动等多种状态下的卡通系列形象,而且还可以不断演化出新。 东坡文化与 学校环境及文化 氛围的研究 东坡文化与 学科整合及校本 教育的研究 东坡文化与 制度建设及师生 行为的研究 环境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隐性资源,其主题突出的走 廊文化、教室文化、办公室文化、生活区文化、活动区文化及个 性鲜明的校园人文景观对在校师生可以起到 “润物细无声”的 教育功效。 为此,我校根据校园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对这些 环境文化进行了布置和优化,和书院的建筑浑然一体,相辅相 成,起到了很好育人作用。 图 5 优化行为文化,实现学校创新发展 学校行为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融化到师生员工血液里的 过程和外化的过程,是学校育人活动中最直接、最广泛也是最 深刻的部分。 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都是要通过一定的行为和 有组织的活动来进行的,并通过全体师生员工的参与形成与学 校办学理念相吻合、富有个性、鲜活的行为文化。 所以有了先进的理念文化,还需进一步实施才能真正内化 为自己学校的文化,因此我们具体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进行校园环境布置,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 我校与宜兴东坡书院一墙之隔,学校的校舍建筑沿用书院 的格调古色古香,因此校园环境布置也要追求古朴高雅。 为此, 我校重点打造了以下几个环境布置: 校训长廊 (又名踏雪长 廊),东坡诗词墙,百年学子墙,仰苏开放书箱,青砖练书台以及 各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布置等。 开展 “以东坡文化为核心的农村学校文化建设的研究”的 研究。 我校申报的无锡市“十二五”规划课题“以东坡文化为核心 的农村学校文化建设的研究”,已经开题并进入正式研究阶段, 各课题组人员分别就理论、学科、环境、行为等方面开始了扎实 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 开展“传承经典,绽放精彩”经典诵读。 我校经过一年多精心编写,出版了低、中、高年级上下共六 册经典诵读校本教材———《传承经典,绽放精彩》。 并在东坡书 院讲堂内进行教学,国学精典在粉墙黛瓦、古色古香的书院内 朗朗读来,充分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意蕴高 雅,从而培养学生敦厚好学、明理诚信、孝亲敬长等优秀品德, 培养豁达开朗、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深入开展“书香校园”和“墨香校园”。 校园内设立仰苏开放图书箱, 教室内设立仰苏开放图书 角,每天中午设定规定的时间,要求学生看好书,看完整的书; 每天有固定的时间用来练习书法,教室里进行“八符格”的书写 训练,校园内设置了五十多块用青砖做成的练书台,用来进行 毛笔书法的练习。 抓好“滴水”系列宣传活动。 “滴水之音”广播和电视台是我校的宣传主阵地,报道校内 外的先进典型事例,校园新闻,优秀读书笔记以及校园点歌等节 目,使之成为学生喜欢的项目之一; “滴水潭”校刊更是我校对 外宣传的有力依托, 每年四期的校刊栏目设置为 “校园动态”、 “史 海 钩 沉”、“坡 仙 遗 泽”、“后 学 律 梁”、 “朝 花 夕 拾”、 “小 荷 尖 角”、“鸿雁传书”等栏目,每期校刊出刊后都寄往全国各地的学 子、全国各地东坡学校、兄弟学校,为我校赢得了不小的声誉。 大力开展兴趣小组活动,丰富素质教育内涵。 开展乡村少年宫活动,利用下午三节课后的时间进行乡村 少 年 宫 的 活 动,根据学生兴趣设立古琴、二 胡、围 棋、象 棋、绘 画、书法提高、紫砂、剪纸等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兴趣活动。 积极开展与参加其他各级各类活动。 利用各种节假日,纪念日进行主题活动,举行一年一届的 “东坡校园艺术节”,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发展学生的才艺,积 极参加市镇相关演出和比赛,让学生走出去,放飞才华和梦想。 学校也积极参加全国“东坡学校与东坡文化传播与交流活动”, 宣传和交流发展东坡文化的做法,提高我校的知名度。 建校一百多年来,我校先后被江苏省教育厅通令嘉奖,被宜 兴市教育局评为艺术特色学校,著名教育家郭沫若、匡亚明等先 后来校讲学,学校的事迹也上过中央台,学校现为中国苏轼研究 学会东坡学校工作委员会理事单位, 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文化研 究分会重点建设的全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候选单位。 学校 先后为国家和地方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他们中有紫砂泰斗 顾景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秀棠、徐汉棠、顾绍培、鲍志强、季 益顺、毛国强等,还有一大批中青年陶艺家;有“中国会计之父” 潘序伦,中科院院士吴浩青,著名导演阿甲,著名词作家倪维德, 江南画派领军人物范保文,苏州大学党委书记王卓君等等。 (江苏省宜兴市东坡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