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文化视角下小学“自然”课堂研究案例
学科 | 美术 | 班级 | 一4 |
课题 | 好大一幅画 | 教师 | 袁俊景 |
教学内容 | 在东坡小学竹影清风区域创作地画,绘画内容不限 | ||
学习场域 | |||
教学目标 | 1、通过欣赏古代壁画、地画,了解巨幅画作的艺术特色; 2、通过描绘巨幅画作的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组织画面的能力、通力合作的能力; 3、锻炼学生的毅力,享受绘画和活动的乐趣。 | ||
教学环节 | 教学过程 | 反思与提炼 | |
一 室内: 欣赏壁画、地画,了解特色 | 欣赏部分在室内进行,通过多媒体播放壁画、地画图片、视频等。壁画历史悠久,从古至今,人们都会通过自己发现和创造的工具在岩石和石壁上表现生活中的故事。让学生在欣赏中感悟壁画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美。 | 通过欣赏古今中外的岩画壁画,让孩子们在视频观看中,进行对比、讨论,了解画面之大、设计之巧,对大型画面绘制有感性的认识。丰富的画面欣赏刺激着孩子的感官,使他们体会到那份情感的震撼。 | |
二 室外: 创作活动,分工合作 | 创作部分在室外进行,以在美术教室的座位为参考,分为八个小组,老师根据每个小组学生的能力,选择场地大小,准备地画创作的材料(各种颜色粉笔、参考图片)等。 小组讨论怎样构图才能使画面既巨大又巧妙有趣?创作内容可以是自然风光、神话故事、校园生活、动物乐园等。并且明确分工,任务到人。 | 好大一幅画的创作搬到了室外,让学生在地上画画。在自然环境中创作比室内的选择更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可以画自己喜欢的内容,也可以画周围看到的景象,学会观察自然、感受自然的同时也学会小组合作,培养他们相互交往合作的技能和意识。 但是,本次创作仅用粉笔画地画,略显单调,可尝试各种材料(可以是大自然中的,也可以是自己带的)拼摆或与绘画结合,效果会更有趣, | |
三 自评互评,交流感受 | 评价时,每个学生都可以说说自己的感受,交流创作时小组合作的趣事,老师也予以及时的评价,让学生感受绘画与自然结合的不同韵味,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 评价以孩子为主体进行评价,从更多的层面肯定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激发每一个个体的创作意识,从而使个体的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得到协调发展。课堂的40分钟只是学生学习浓缩的过程,更多的学习研究必须是在课外进行的,而我们在这里提供给孩子一个创想的空间,孩子们可以尝试到更大的范围中寻求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