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研究案例五:快乐的嚓嚓嚓
发布时间:2022-05-2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葛恬

“东坡”文化视角下小学“自然”课堂研究案例

学科

音乐

 班级

1

课题

快乐的嚓嚓嚓

 教师

王梦黎

教学内容

1、唱:《快乐的嚓嚓嚓》

 2、动:集体舞

学习场域

音乐教室

教学目标

1、能熟练、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快乐的嚓嚓嚓》。

2、认识升级号,还原记号。学会二拍子指挥图示。

3、学跳集体舞,乐于参与。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反思与提炼

一、开放式导入

 

随音乐《快乐的嚓嚓嚓》进教室(背景音乐继续放着)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曲,请大家和我一起动一动,跟着音乐走一走,感受一下好吗?

 

音乐课堂是感性而美好的。当人在听到音乐时,手舞之,脚蹈之,是人之常情。所以课堂一开始的律动导入设计,能让学生本能地在听到音乐时,自然地动起来,师生互动,拉近距离,动态的教室更能放松心情,营造良好的上课情境。

手舞之,脚蹈之,必然调动学生身体的各个器官,在自然状态下激发学生主动去参与音乐活动,从而在积极、活跃的思维状态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

此刻的学生会出现在教室的任意一处,但绝对不是工工整整地坐在位置上,这种场域的自由,才能更好地进入音乐。

通过走的动作,老师能观察到学生的听觉能力,乐感如何,并适时调整教学方法,正确引导和解决实际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内心的听觉,强化与音乐合作能力。

这样的学习较之呆坐在凳子上,反复地聆听音乐,老师不断的讲授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为本节课后的集体舞铺垫

二、

新授

歌曲

导入

1、 师:同学们表现得很棒。

这首歌曲的歌名就叫做《快乐的嚓嚓嚓》歌曲情绪怎么样呢?

生:活泼 欢快 热情朝气蓬勃 

 

2、 师:你们注意到这首歌曲的特点了么?

生:尾音较长

师:如果要在这些尾音长的地方(出示有色块的歌谱)加一些拍手节奏为歌曲伴奏的话,你想加什么节奏,谁来试试?还有其他的不同的节奏吗?

生思考、交流,创作出4种节奏型

 

 X X

 XX  XX

 XX  X

 X   XX

 

3、 师:好,那我们一起用几种节奏试一试,挑选出最适合的节奏型

4、 随乐伴奏

 

 

在律动中,学生必定能准确地感受到音乐的情绪和速度,所以回答情绪如何时,肯定是水到渠成,没有任何难度。

在整体的聆听后,再进行细节的感知。

抓住歌曲特点,在尾音处加以合适的节奏伴奏。

 

 

 

 

通过听觉对比,选择最佳节奏型。因为有能力的积累,所以学生有听觉审美的判断,非常肯定地选择XX  X

 

 

 

 

让学生关注歌谱,为之后的二声部创编铺垫。

三、

歌曲

学唱

一、学唱歌曲

 1、学唱前四句

1)分句模唱歌谱

2)找规律 节奏相同

3)填词演唱

4)解决音准

2、学唱后半部分(56

1)师生合作演唱

2)感受后半部分情绪变化

3)演唱56两句

 

 

 

3、学唱后半部分

1)观察歌谱,说变化

 

2)对比感受升与不升、附点与不附点的节奏

3)唱准音准、附点节奏

4)连唱后半部分

5)加速演唱、唱出情绪

4、完整演唱歌曲

1)初步连唱

2)细致连唱

3)情绪处理

4)加速演唱

5、加入二声部(拍手)

xx x

6、加入二声部

嚓嚓嚓

7、综合表演

分组 一组唱 一组伴唱 一组舞蹈

分段学唱歌曲,有层次、有重点的学习,让学生更清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唱好歌曲。

 

 

 

 

 

 

 

 

 

 

 

 

 

 

 

 

二声部的创编是歌曲的亮点之一,有效的推进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激发了学习的动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东坡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天宁区劳动中路3号   联系电话:0519-88812198-8005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