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耳熟能详、朗朗上口的节气歌拉开了许多人儿时的记忆。一年四季虽然时间不留痕迹地消逝,伴随着冬季的最后两个节气——小寒、大寒节气,我校“暖冬课程”活动之节气研究开始了。
冬至开始入九,古人发明了“九九消寒图”的消遣方法来挨过寒冷的冬天。瞧,低年级的小朋友们也来给“九九消寒图”中的梅花涂色了。寒风凛冽,孩子们依然可以在暖暖的午后,吟诵着《九九歌》,在自己的书桌前、窗台下,画下这样一枝梅、写下这样一排“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这漫漫长冬,从此便有了诗意的等待……
今年的1月5日迎来了小寒节气,民间历来有“小寒大寒,滴水成冰”“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等古谚。中年级的孩子们开展了“学传统 认小寒”的活动。活动中,孩子们知道了小寒分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还知道了“小寒小寒,无风也寒”、“小寒寒,惊蛰暖”、“小寒不寒,清明泥潭”等汇集了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民俗谚语;孩子们纷纷把学到的小寒知识以手抄报的形式展现出来。
三九严寒,高年级的同学们对即将到来的“大寒”节气进行了研究。大寒时节,分为三候,自然界会有哪些变化?关于大寒,又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同学们自己制作PPT,生动讲述了大寒节气的传统故事。2018年的第一场雪让每个孩子都激动不已,看着缤纷的雪花,孩子们期待着在雪地里尽情地打雪仗、堆雪人啦。这不,高年级的同学们发挥自己的创意,用瓶盖,超轻粘土,水果,袜子等材料手工制作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小雪人,装点着冬季节气里班级的每一个角落!
一个节气、一份传统、一代传承,通过这次“暖冬课程”活动,朝小的孩子们深深感受到了传统节气文化的魅力,在活动中快乐成长!(撰写:黄慈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