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桥小学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学生发展工作计划
现状分析
| 优 势 分 析 | 弱 势 分 析 | |||||
学校的常规活动能够扎实开展,同时以年级为单位,辅导员精诚团结,分工协作。第一梯队的实验老师已趋于成熟,走上了学生工作研究之路。第二、三梯队的老师在他们的引领下也步入研究行列,通过看课、评课等,理念发生质的变化。在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中,学生的各项能力也得到提升。班队研讨活动日趋常规,做到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 今年,学校学生发展部主任到华润小学交流学习,原负责工作无专人负责。但学校有一批团结合作、聪明能干的年轻党员和团员,她们本来也是学生部的活动辅导员,有一定的策划能力。因此学校党支部、行政经过研究,认为可以将他们的力量集中起来,成立“学生活动策划小组”,由书记领衔,带领徐建芳、王梦黎、黄慈翔、葛恬、秦一玲等四名党员和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以及袁俊景、单和芳、徐辉娟等团员,共同进行学校本学年的学生活动方案策划、组织实施及考核评价等工作。另外,学校少先队工作努力构建系列性活动内容,但主线不够明朗,内容安排也不是十分合理,需要斟酌改进。各年段的执行情况有参差,个别辅导员出现应付布置的情况。评价机制模糊不完善,要关注细节进行调整。 | ||||||
学期主要 工作目标
| 1. 加强少先队的基础建设,促进少先队工作可持续发展。 | ||||||
2. 以深化常规工作为抓手,引导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 |||||||
3. 优化系列活动,提高学生道德素养,培养“阳光自信、朝气蓬勃”的朝阳孩子。 | |||||||
4. 认真学习“新基础教育”理论,扎实开展研讨活动,增强全体教师的育人意识。 | |||||||
为实现目标采取的 主要措施
| 1. 加强少先队组织建设和阵地建设,开展好少先队的常规教育活动,增强少先队教育的感染力,用特有的少先队文化来育人。 | ||||||
2. 丰富和优化具有朝阳特色的“七彩朝阳艺体节”、“争当七彩朝阳星”等少先队活动,真正实现全员育人。 | |||||||
3. 整合朝阳特色活动、社会性节日等,合理配置各项资源,加强期初和长时段课程建设,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 | |||||||
4.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环境、活动等的育人功能。 | |||||||
5.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班级的管理建设中,培养学生自治自理的能力。 | |||||||
6. 配合教科室认真开展“新基础教育”研讨活动,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 | |||||||
9月份“铭记历史,筑梦未来” | 1.暑假工作生活总结(上交征文等资料) | ||||||
2.制定少先队计划,举行开学典礼 | |||||||
3.通知学生观看“开学第一课”,学习“少年强则国强”的精神 | |||||||
4. 召开中队辅导员会议,明确新学期工作和班级环境布置要求,各班围绕新学期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第一期板报“精彩朝阳,快乐出行”板报评比 | |||||||
5. 开展期初课程“成长在绚烂的阳光下”之“幸福旅途”分享会活动 | |||||||
6.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上课、活动、上下楼梯、午餐、语言) | |||||||
7. 各中队以多彩的形式庆祝“教师节” | |||||||
8.重新选拔和组建“红领巾服务队”“晨曦红领巾广播站”“大队委员” | |||||||
9.开展“喜迎十九大 心愿千千万”的活动 | |||||||
10月份“心存感恩,与爱同行” | 1. “红领巾添彩中国梦”各班开展庆祝国庆主题班会 | ||||||
2. 开展重阳节敬老活动 | |||||||
3. 庆祝建队68周年,进行队知识宣传 | |||||||
4.“红领巾飘起来”新生入队系列活动 | |||||||
5. 班主任学习《“新基础教育”学生发展与教育指导纲要》研讨活动 | |||||||
6. 设计“秋季”课程活动。 | |||||||
7. 开展主题为“欢乐恐龙园 精彩新体验”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 | |||||||
11月份“最美金秋,快乐成长” | 1.11月9日 中国消防宣传日(消防节),宣传学习消防知识 | ||||||
2.组织实施“秋季”课程活动 | |||||||
3.合理利用社区资源,发挥学校小记者的功能,引导学生接触社会,拓展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待定) | |||||||
12月份“七彩朝阳,快乐艺体”
| 1.七彩朝阳艺体节、科技节暨秋季活动成果展示 | ||||||
2.学法知法 与法同行(法制专题教育周) | |||||||
3. 四年级“十岁成长仪式” | |||||||
4.以“新年,加油!”为主题,开展年级庆祝活动 | |||||||
5. 英语“圣诞节”活动 | |||||||
1月 | 1.寻找身边的榜样主题班队活动(继续开展争当四好少年活动) | ||||||
2.策划冬季活动并实施 | |||||||
3.设计期末课程方案并实施 | |||||||
4.总结各项工作 | |||||||
几大工作要点:
(一)创新文化建设,形成班级特色
班主任要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班级岗位,指导学生岗位工作,组织学生岗位评价,定期进行岗位轮换,并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岗位增删与升级,让学生在岗位工作中不断增强责任意识,提高工作能力,从而主动健康发展。班级黑板报、公告栏、图书角、学习园地、、特色文化墙等板块要进一步精细化、个性化,形成班级特色。
1. 加强班主任梯队建设,组织班主任学习“新基础”教育的相关文章,定期召开班主任研讨交流会,肯定和推广班主任工作中好的做法,实现经验的共享和智慧的碰撞。促进班主任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提高班主任的实战能力,提升班主任专业素养。
2. 班队基地校的创建已结束,组织班主任以这节课及其研讨的录像为载体,进行研读、再研讨, 以年级为单位开展班队研讨活动。研讨前,组内班主任共同关注活动前期准备,参与活动方案的设计。活动后,进行问题跟进式的反思与重建。通过纵向年级推进和横向学科融通两个方面的分析思考,努力打造每位老师的日常精品。
(二)加强阵地建设,促进机制完善
1. 加强少先队阵地建设。大队部加强对大队委员的培训力度,提升他们的引领水平与管理能力;中高年级班主任加强中队建设,加强提升中队委员的示范作用及管理水平;低年级班主任做强小队建设,提升小队长的协调组织能力。
2. 加强红领巾小纠察管理。加强对红领巾小纠察的业务培训、考核、评优,提升他们的自身素质,增强他们的服务意识,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
3. 制定并实施“晨曦红领巾广播”招募和大队委员改选工作,给每一位有上进心的少先队员提供一个发展个性、施展才能的平台,促进学校少先队工作有序开展。
4. 组织好“红领巾飘起来”的入队前教育活动、一年级入队仪式,五年级与一年级学生结对,进行队知识教育、少先队员光荣感教育,以少先队员为自豪,愿意为少先队添光彩。
(三)抓实活动课程,凸显学校特色
1. 丰富日常活动
依托中秋、重阳、春节等我国传统节日和英语“圣诞节”、“艺术节”“科技节”等活动策划开展系列活动,注重年级层面的特色活动研究,以及校级层面的主题活动研究,纵横交错,实现活动的全覆盖与多样化,培养学生积极上进、勇于尝试、不断创新的学习品质。重视在全球化背景下对自己、国家、民族的认识、热爱和责任的培养,让学生在丰富多彩、与他们的生活与成长密切相关的多样化活动中,懂得热爱生活、参与生活、创造生活,满足与外部世界的认识需要。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我是法制小主人”为主题,以“12·4”全国法制教育日为契机,深入开展校园法制活动,低、中年级法制知识竞赛,高年级模拟法庭活动。增强师生的法制观念和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积极营造浓厚的法制教育氛围。
2. 完善课程建设
结合“四季课程”开启适合学生特点的“期初课程——成长在绚烂的阳光下”之“幸福旅途”分享活动,在时间上对暑假生活与开学之际做好衔接;在心理上给学生从假期到上课进行两日过渡适应。以分享旅游见闻、旅途感受;呈现成长中的收获,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活动,开发学生的规划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创新精神。
在上学年春、夏季课程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发现,充分挖掘和利用好“秋季”这一生动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参与社会实践等体验活动,全面了解秋天,感悟收获,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并在在活动中提升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自信大胆与人交往合作等综合能力,成为朝气蓬勃,阳光自信的朝阳少年。所有课程的设置和实施与学科教学相整合,力求形成班级学科团队合作机制。
(四)优化评价机制,促进学生成长
完善各项活动的评比制度,及时将评比结果进行反馈,激励师生的参与积极性,树立榜样,促进少先队的发展。
1. 班级内部评价方面:力求做到丰富班级评价,把“评价权”还给每个学生。除了班级小岗位和班委评价外,努力加强“一事一评”,阶段退出班内多种明星,通过明星榜评定学生某一方面的优秀之为,以便开发他们的潜力和发现个体身上的优点。
2. 结合班级主题活动和年级特色活动等,继续有侧重地开展七彩朝阳星之“礼仪之星”、“悦读之星”、“岗位之星”、“学习之星”等评价活动。在人人争星的过程中树立榜样,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培养具有“朝气蓬勃,阳光自信”朝阳特质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