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暖冬课程三、四年级方案
发布时间:2018-01-0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黄慈翔

朝阳桥小学主题程方案

课程名称

家的故事

参与教师

史瑜琳、王晏宇、马燕、王中强、张琴、恽销洁、吴吉、肖丽、茆息明、秦洁、张文明、郁小农

年级

三、四年级

总课时

背景分析

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从“小雪、大雪”到“小寒、大寒,气温日益变冷。冬季涉及多个重要的以家庭为主的节庆:元旦、春节。外部气温的下降和内心情感的升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是冬季特有的融合与积蓄。以“家的故事”为主题,创设“原生小家——学校大家”的家庭系列温情体验活动。将冬季演绎成一个“成长感恩季”,引导学生“感恩(家人师长)——传承(家风民俗)”,做一个“心系家园、热爱家乡”的朝小人。

课程内容

、“感恩学校”分享行动:准备“秋季课程”展示活动和特色入场

、“阳光体育”健身活动:了解冬天锻炼身体的重要意义,克服冬季锻炼的惰性和父母一起开展“彩虹甜圈,踏石过河”等亲子游戏。

、“美丽家乡”祈福行动:了解常州的城市特点(自然气候、城市交通、城市风光等

“晓黑板”元旦活动:围绕“暖冬成长,祝福2018”的主题,遵循简洁可行、力所能及的原则,开展以下“五个一”(任选二)工作

五、“幸福在来回的路上”传承行动:和家人共迎新春佳节,品味“家”的快乐【了解春节文化;探访民俗、家风;收集家乡特产;参与一道年夜饭的制作】

、冬春两季转换:“幸福在来回的路上”品年味迎春归活动

 

课程目标

 

通过“家的故事”这一主题,表现冬日里的温情,让学生跨文化学习与探究,进行运动暖身、感恩和超越的品格暖心教育活动,促进学生跨文化学习与交流。

【分目标】

自然科学:

1.尝试时间的量化统计,掌握观察及评测能力。

2.了解冬季气候特征。

艺术人文:

1.利用材料进行创作,充分发挥想象力。

2.了解不同地域文化,主动学习并和生活融合。

3.收集冬季风俗、谚语,体会冬季融合与积蓄的力量。

社会生活:

1、怀感恩之心,于日常行动。

2、感悟传承“家风”的厚重历史与文化。

3、体验跨文化学习与交流的快乐。

体育运动:

1.了解适合冬季锻炼的体育项目和亲子传统体育游戏。

2.知晓冬季体育锻炼的注意事项。

3. 通过活动提高学生乐于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增进亲子之情。

主题活动安排(包括日期或周次、内容、实施要求等)

一、“感恩学校”分享行动:准备“秋季课程”展示活动和特色入场

11271228日:策划展示方案并练习

二、“阳光体育”健身活动:了解冬天锻炼身体的重要意义,克服冬季锻炼的惰性和父母一起开展“彩虹甜圈,踏石过河”等亲子游戏。

1120日—1124日:分享冬季锻炼的意义和经历,评选最佳“健康小达人”

三“美丽家乡 了解节气”行动:了解冬季家乡或者常州的自然气候特点,重点研究小寒这个节气。

四、“晓黑板”元旦活动:围绕“暖冬成长,祝福2018”的主题,遵循简洁可行、力所能及的原则,开展以下“五个一”(任选二)工作:

1229日—200811

1.送出一份新年寄语。班主任拍摄一分钟左右的小视频,发布在晓黑板的晓成长中,说出对自己班级孩子的新年寄语,送出自己的新年祝福。

2.晒出一个新年愿望。引导学生对新一年的学习、生活确定一个目标,并为实现这个目标做好整体设计,并且写下自己的新年愿望,发布在班级晓成长中,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3.制作一张新年贺卡。引导学生动脑设计、动手制作一张新年贺卡,可参照市面流通的贺卡,添加新的元素,反映未成年人对新年的一种期盼,一种祝福。

4.拍一张新年自拍。引导学生利用手机、照相机,在家人聚餐、外出活动时拍摄一张自己或者和家人的合影,记录下成长的瞬间,留下美好的回忆。

5.做一件有意义的事。鼓励下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参与社区清洁卫生、环境保护和公益宣传,引导学生在元旦期间,为家庭、为伙伴、为邻居、为需要帮助的人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幸福在来回的路上”传承行动:和家人共迎新春佳节,品味“家”的快乐【了解春节文化;探访民俗、家风;收集家乡特产;参与一道年夜饭的制作】

21日起通过上网、实地调查、聊天等形式了解春节文化;探访民俗、家风;收集家乡特产;参与一道年夜饭的制作。

六、冬春两季转换:“幸福在来回的路上”品年味迎春归活动

开学第一课:品年味迎春归活动(分享家乡美食、介绍家乡特色活动;开启和春天的又一次约会。)

课程评价

1、评选年级十佳家庭图谱

2、评选最美常州十佳手抄报

3、选出班级孝星各五名

4、评选“健康小达人”各班五人

5、在群里晒全家福、晒年夜饭送祝福活动

6、我爱家乡书信比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东坡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天宁区劳动中路3号   联系电话:0519-88812198-8005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