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四月,春和景明,学习是最美的姿态,成长是最美的风景。为了为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推动教师专业发展,4月1号,常州市东坡小学开展了美术研讨暨青年教师跨学科联合教研活动。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蒋春燕老师莅临指导,青年教师在交流研讨中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依课观学 赋能课堂
袁俊景老师执教《重复的形》,将剪纸融合到课堂中,带领孩子们走进传统。教学中步骤清晰,通过一个个活动——对比观察、小尝试、巧装饰、亮眼睛、我能行、秀一秀、展一展,由易到难将教学环节串联起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引导学生从生活中重复的形的发现,到传统剪纸的观察,再到纹样装饰的欣赏,层层递进,提高课堂效率。作品环节,通过剪纸小尝试、微视频和动图示范等方式降低学生剪出重复的形的难度。整堂课袁老师运用生动的语言营造了轻松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孩子浸润在剪纸艺术的文化气息中。
许艳青老师执教《下雨啰》,注重学生对生活观察体验,整堂课教学环节流畅,通过趣味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了解雨、观察雨的兴趣。让学生听一听、说一说、演一演,丰富他们的联想,引发深刻回忆。接而创新式地利用小纸人摆一摆,降低学生对于动态的理解以及绘画难度。让学生不仅能用长短、疏密的点线表现对雨的感受,还能生动地表现雨中人物的活动。课堂中,师生互动丰富,点对点,点对面,形式多样,孩子在充满情趣的课堂中体验美术的乐趣。
依课研讨 以研促教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听课结束后,大家展开了热烈的研讨活动,首先,两位老师针对自己的课堂展示和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反思。随后参与此次活动的其他青年教师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围绕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环节的设计、提问技巧、师生互动、多媒体设备使用等各方面进行深入的研讨,分析了每个活动的闪光点和困惑加以交流,在思维的碰撞中,收获理论和实践经验。
专业引领 促进成长
最后蒋春燕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精彩的点评,针对袁俊景老师的课堂蒋老师提出“三有”——有儿童视角、有设计理念、有课程意识,以及“四个特点”:分解主题以小见大学方法,活动有趣积极参与促思考,版块递进由易到难有进阶,指导细致方法多样促内化。对于许艳青老师的课堂,蒋老师以四个优点来概括:一“融”,学科融合着眼学生的发展。二“新”,创新方式着重动态的表现 。三“真”,真实情境着力雨景的渲染。四“实”,关注实操着手方法的习得。蒋老师的高位引领,为青年教师们指引了方向,可谓是受益匪浅,感触颇多。
成长永远在路上,教育永不止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每一次教研活动都让老师们收获满满,教学的魅力需要共同探究。老师们也将继续以梦想为舟,以奋斗为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教学工作开启崭新的篇章,让今后每一堂课都充满着不同的精彩!(撰稿:许艳青 审核: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