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之美,在于积蓄与勃发;教之美,在于钻研与提升。11月8日上午,天宁区单和芳书法教育工作室开展了书法教学的校际研讨活动。工作室成员王思瑜老师、虞冬婷老师带来了两节精彩纷呈的课堂,顾泓雯老师带来了一场趣味满满的讲座。
王思瑜老师执教了软笔书法课《彬彬有礼的木字旁》,这节课尽显王老师备课过程中的细心和用心。王老师在注重教学方法、讲究课堂策略的同时还把重点放在学生握笔、坐姿以及认真读帖的写字精神上,整节课师生在和谐的氛围中探究方法、认真落笔,同学们在王老师的指导下真切感受到了笔墨丹青之间,尽是文化血脉的延续。
虞冬婷老师执教了《变化的木》一课,虞老师思路清晰,课堂生动有趣。课堂导入部分,虞老师让学生们去图画中找一找小动物,很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木”。在中国汉字发展的过程中,每一个阶段的“木”字书写也不一样,让学生尝试着摆一摆,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对“木”字的印象也不断加深。整堂课氛围融洽,点评多样,孩子们都积极参与其中,留下自己亲手书写的书签,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练习了本节课的几个范字,收获满满。
接着,顾泓雯老师给我们带来一场关于书法的讲座--《打开书法的大门》。顾老师用通俗易懂、风趣幽默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书法在生活中的魅力,由古至今名家名帖的区别,以及如何筛选字帖。最后现场教学大篆:每一横,都是担当;每一竖,都是成长;每一捺,都聚力量;每一点,都含希望。呼吁每一位语文老师练习书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好风凭借力,好帆正扬时,校际研讨活动给老师们搭建了学习、分享的平台。书法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提高自身艺术素养,探索和研究书法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尽自身之力,使中国书法艺术在中小学书法课堂教学中得到传承、发展和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