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墨轻磨满几香,砚池新浴灿生光。为更好地提升教师的书法素养和书法创作水平,2023年6月7日上午天宁区单和芳书法工作室全体成员齐聚虹景小学教科研中心,共同参加本次以“正书临创转换”为主题的工作室活动,为了更好地发挥名师的引领作用,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标准草书学社社员、常州市书协副秘书长、常州市青年书协副主席、常州画院专职书法家芮新丰老师莅临指导。
活动伊始,芮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从临帖到创作的转换”的精彩讲座。芮老师以书法的变迁为脉络,讲述书法在历史中的演变,带大家先后欣赏了钟繇的《宣示表》、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欧阳通的《泉男生墓志》等历代碑帖,让大家知道了写小楷当“极精微而致广大”,临摹字帖当“察之尚精,拟之贵似”。芮老师指出创作的前提是要反复临摹经典碑帖,临摹时要多揣摩大书法家的创作心境,努力掌握书写的笔法要领,为书法创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接着,芮老师通过展示、对比当代书法家入展作品,指出具备符合时代潮流的审美十分重要,还强调临创应有不同,优秀的作品要有自己的创新,要与古为新,方能光景常新。正如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时发出的号召——“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随后,芮老师以自己的作品为例,指导大家要多发挥语文老师文学素养高的优势,写字要赋予字生命力,让它们有喜怒哀乐,有诗的韵味,有画的美感,有舞的节奏,有歌的旋律。书法是内心的写照,毛笔在宣纸上游走,体现了内心的波动,感而遂通,通而能化,化而能久。芮老师的指导风趣幽默,专业性强,极具感染力,大家认真聆听,用心揣摩,在横竖撇捺中体味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听完讲座,大家拿出自己精心准备的书法作品,请芮老师逐一点评,芮老师根据每个老师的作品给予了肯定以及建议。
最后,天宁区书法教研员赵艳老师总结道:书法的创作离不开创新,要选择有发展性的碑帖来写,规避局限性。还要把诗词歌赋与书法表现形式相兼容,既有包容之心,又能做出适合自己审美取向的选择。
方寸汉字,蕴藏文化之深、艺术之美。在本次的书法活动中,老师们受益匪浅,在今后前进的道路上,书法工作室的全体伙伴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深耕厚植,精益求精,在笔墨中照见自己,写出内心的欢喜。
新闻报道:王思瑜 拍摄:丁家恬 张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