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展神韵,一写书传承。在这草长莺飞的阳春三月,东坡小学书法教研组开展了“‘东坡’文化视角下小学‘自然’课堂研究”的教学研讨活动。
活动中,顾妍萍老师执教了《有故事的“书”》一课。课堂开始,顾老师就带着孩子们走出教室,寻找东坡阁地面上的“书”字,楷书、行书、草书……这些字体不同、形态多变的“书”激起了大家学习的兴趣,有的向同学讲述自己练习这一书体的经历,有的好奇地询问怎样写好这种字体。用好身边的学习资源,顾老师在自然的场域中带领孩子开启体验之旅。
回到教室,孩子们对接下来的学写“书”字产生了极大兴趣,先动手摆一摆、比一比不同的“日字底”,在观察比较中执笔练习,接着运用日常所学,总结整个字的书写要诀。每一次的练习都有收获,孩子们在自评、互评中不断提升书写信心。最后,顾老师还结合校园环境建设的契机,用“我为校园献一策”的形式设计“书”字展示环节,展示了孩子们课堂所学的成果。
学习场域对课堂教学能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通过学习场域建设,能让师生更好融入课堂,提升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在前瞻性教学改革项目的引领下,老师们将学习过程融入自然场域,也必将带领孩子们真正达到自主、自由的学习状态。(撰稿:顾妍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