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
一、指导思想:
2022年,教育信息化工作开展需要在深度学习国家相关文件之后,在市区的高位引领下,实现深度拓展与融通。2月8日,《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发布,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该行动指出强化需求牵引,深化融合、创新赋能、应用驱动,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加快推进教育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强调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创新数字资源供给模式,丰富数字教育资源和服务供给,深化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应用,发挥国家电视空中课堂频道作用,探索大中小学智慧教室和智慧课堂建设,深化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评价方式。
二、研究回顾
1. 团队建设,深化信息组别建设
本学期金伟老师加入了信息组团队,由原本的王中强老师变为两人团,变为信息团队,而两位老师都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学校各项信息化事件中,两位老师形成研究团,促动日常研究的深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信息组透出研究的热情,而这种研究的热情也影响着身边的团队,从而影响周围研究氛围的向上。在日常各项管理活动与教学实践中,两位老师也能主动承担事情,为各项评估或调研检查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2. 教研深入,激励日常研究深入
在研究过程中,注重教研深入,金伟老师作为教研组长,主动和王中强老师就所教年级进行深入研讨,在学期初就一学期的实践开展进行了思考与规划,以此深化育人内涵,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双新”的理论学习与实践融合,力争有所创新,在这个过程中,尽显日常研究的奋发与聚合,从教学平台,到实践深化,都主动力赴实践,实现深层推进。
3. 双重融合,催动教学信息融合
在日常教学工作的推进中,实现深层创新,主动思考教学与信息化的融合,加强日常研究机制的设立,也积极搭建多元平台,两位信息化教师还积极参与各项比赛,在这个过程中,信息化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得以提升,并且在教研的过程中,教师主动研究,关注信息化实践,革新思维,促动日常研究的深化。
4. 立足前沿,导向践行创新融合
“双减”背景下,各项研究都推动着日常实践的深入,并且结合学科教学进行深度思考,在学校的引领下,两位教师分别开设了信息化社团,金伟老师的3D打印与王中强老师的电子小报都受到了学生的高度欢迎,学生在这样的社团参与中发展了思维,提升了信息化学习素养,从而推动了自身的成长,以此导行,深化育人机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充分的基础。
5. 节点赛事,导励师生研究姿态
在日常化教学实践与创新导行中,信息组积极关注各项赛事,主动组织学生参与其中,发挥校外资源的育人作用,邀请校外辅导员进校开展辅导,为各项比赛做好充分的准备,3D打印,金钥匙比赛,创客比赛等,各个级部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显示出极大的参与兴趣,并且由集训到初赛,再到决赛,学生也收获了进步与发展。
三、所获成绩
在信息化研究与实践中,两位信息化教师主动力行,关注日常实践,深化理论学习,以此深化研究内涵,实现研究旨归的纵深,促动各项研究的深入,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基于各项研究平台,深化育人内涵,导向育人机制,从而扎实研究的每个节点,促动教育内涵的深入。
1. 教师的思维在革新
在信息化实践的推动与深化中,教师愈发明晰信息化践行的重要性,在各项研究过程中,信息化老师主动关注外在研究,搭建各项平台,促动研究的深入,在各项赛事,各种教研活动的参与中,自身研究与践行的思维也在逐渐改变,深化育人机制,导向后续研究常态。
2. 学生的素养在提升
在教师实施信息化各项工作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的投入,醉心践行,在这个过程中,随之而行的是学生学习风貌的改变,在各项信息化活动的体验中,学生的信息化素养在提升,自我思维也得以进步,收获着别样的成长。
3. 研究的氛围在营造
在学校整体氛围的打造下,营造了积极向上的研究氛围,在此氛围的带动下,各个教研组的研究也随之而纵深,信息化研究组关注日常研究,并且注重理论学习的内外延伸,深浅迈进,以此实现组内研究氛围的营造,从而实现提质增效,促动日常研究的深化与细化。
常州市东坡小学
20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