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申报评审书
发布时间:2022-03-0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秦丽芬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情况

主持人姓名

秦丽芬

性别

民族

出生

年月

19826 月

行政职务

专业技术职称

中小学一级

研究

专长

数学实践

最后学历

本科

最后学位

理学学士学位

工作单位

常州市东坡小学

联系电话

13585302190

通讯地址

常州劳动中路2号

邮政编码

213000

电子信箱

108497421@{域名已经过期}

课题组核心成员基本情况(连主持人在内限10人,主持人不填入下表)

姓名

专业技术职称

工作单位

研究

专长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情况

纪梅

中小学正高级教师

常州市东坡小学

教学任务规划

教学与实践

负责课题全面工作,协助主持人撰写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结题报告。

宋冬兰

中小学一级教师

常州市东坡小学

教学质量管理

收集教案、反思、心得体会,并对资料进行归纳、整理。

王晏宇

中小学一级教师

常州市东坡小学

教务行政管理

负责制定行事历,召集成员组织各类课题会议、课题沙龙。

刘芬羽

中小学二级教师

常州市东坡小学

教学过程管理

负责实际调研,记录过程性材料,总结阶段性研究成果。

黄辉宁

中小学一级教师

常州市东坡小学

“双减”作业改革下学生理研究

负责实际调研,记录过程性材料,进行相关课程活动研究

莫小英

中小学一级教师

常州市东坡小学

教学档案管理

负责收集、整理学生特色作业及对应的评价、反馈、整理成集。

 


课题主持人曾担任过哪些教育科研项目研究,完成情况如何

课题级别

课题名称

批准时间

在课题中的分工

完成情况

市级

《小学数学灵活运算的策略研究》

2013.4

参与

已结题

发表或获奖的主要论文或著作

论文或著作名称

发表报刊或授奖部门

时间

《常识教育——另眼相看自己的学生》

获“师陶杯”三等奖

2007.11

《从一份期末试卷引发的对计算教学的若干思考》

获“师陶杯”二等奖

2014.11

《低年级学生数量关系分析能力现状分析及对策》

获天宁区“教海探航”二等奖

2017.06

 

二、课题设计论证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请分5部分逐项填写,详述研究内容,限2500字内,可附页)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双减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 担的意见》,主要是做两大减法,一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二是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意见要求,教育部门要指导学校健全教学管理规程,优化教学方式,强化教学管理,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发展空间,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2.大单元2021年《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大”单元学习,包括素养本位的单元设计、真实情境的深度学习、问题解决的进阶测评、线上线下的智能系统。基于“大单元”教学思想下,小学数学作业也应当打破原有教材练习,进行重新组合与增补,对培养学生探求知识形成的过程有很好的辅助作用,“大”则要求教师放眼于一个单元、一本书,甚至整个小学阶段知识结构的联系。

3.“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本课题研究旨在厘清“双减”的内涵要求,确定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的方向,尝试通过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和持续深入的实践变革,研究“双减”背景下大单元作业设计的内涵与外延,研究课前导学任务单的设计、课堂作业的设计、课后作业的设计、线上线下混合式作业设计等适合当前社会形式以及我校学生特点的数学作业,多方面探索大单元教学背景下的作业设计的策略。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1.国外研究述评: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希腊政府发表通告指出:学校教师布置的课外作业难度大,目的不明确,缺乏吸引力,侵占了学生大量的休息时间。资料表明欧美等教育改革前言的国家,其小学生作业布置经历了几次变革,作业量与质的不合理造成了学生亚健康心理、厌学行为。早在1931年美国莫里逊提出“大单元”教学法,较注重团体教学,老师根据对学生能力与兴趣的了解,选择单元主题。这些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对作业设计启示相吻合:作业设计的尺度应该是多元的;作业目的是为学生的发展而提供契机;作业设计要引导学生扩展小学的内容领域发现智力潜能,成为学生成长的人生履历。

201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教育2030行动框架”,提出了指示性策略,指导各国根据不同的实际、能力、发展水平、政策及优先发展的考虑,制定符合本土情况的计划和战略,对学生“能力”的概述不仅是获得知识和技能,它包括调动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来解决实际问题。

 

2.国内研究述评:

文献查阅,目前国内许多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仍是简单、习惯性地沿用传统的练习模式,不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习能力来设计作业设计,只是按照教材的要求与标准来布置课后作业。存在着作业内容重复,作业形式单调,缺乏思维训练、自主探究性现象。究其原因,教师作业有效设计的概念意识模糊,作业设计目标的思考存在欠缺,导致学生的作业练习碎片化、知识断层化。

吕玉刚表示“提质量,就是要在精准分析学情基础上,提高作业的针对性、有效性,进一步减少重复性、机械性作业。”双减理念与《新课标》提出的“大单元”教学设计相匹配,大单元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实施方案,透过将单元知识进行融合,有针对性地设计整个教学过程,从而让学生充分吸收单元知识要点。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基于现实背景

"双减"政策的落地是重塑全民教育价值观的过程,是教育机制体制重建的过程,是让全社会越来越尊重科学教育规律的过程,是让学生回归正规学校教育的过程。通过调查发现,我校学生资源、家庭教育属一般社会情况,90%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基本都是放养式,靠学校老师靠家里老辈督促完成作业的占多数,靠学生自主意识、自觉行为完成作业的占小部分。“同样”的作业让“不同”的学生经历相同的实践过程,是当下学校作业的主流模式。鉴于当下的“双减”政策、《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对教师提出了作业设计新的要求,在关照群体学习差异时更要关注个体差异作业设计,以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保障学生休息权利,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注学生作业过程中积极心理体验与可持续发展。在师生看来,“双减”政策不仅重新明确了义务教育的公共属性,将教育主导权还给了学校,且很大程度上让家长减轻了经济及精神负担,政策实施效果良好,前景可期。

(三)研究的目标

1.通过研究,探索我校数学大单元教学下的作业内容体系。

2.通过实践研究,形成我校数学单元作业设计的实施路径和策略。

3.通过研究,形成基于年段特征,较为完善的数学作业评价体系。

4.在研究过程中,建构数学作业设计的校本化管理经验及运行机制。

(四)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1.“双减”背景下我校数学作业现状的调查研究。

面向全体师生,以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了解我校学生在数学作业内容、作业形式、作业时间、作业兴趣、作业指导、作业评价等相关情况,分析学生数学作业的整体状况。同时也了解教师在作业布置与实施过程中上的优势与不足,形成研究报告或相关结论,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现实依据。

2.大单元教学理念下数学作业内容设计研究

基于大单元教学理念,对各年段数学教学内容进行重组、重构及优化教学。依据教学目标、我校学生实学情设定合理的作业目标,对作业内容进行合理架构和优化设计,对各年段的不同时段的作业目标、作业内容、作业形式等进行综合的、一体化思考和设计,在研究实践中逐渐形成完善的作业内容体系,挖掘学生潜能,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3.“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的案例研究。

在各年段开展数学作业设计的典型案例研究,包括基础性作业、拓展性作业、开放性作业、合作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等,形成丰富的研究案例集,通过案例的研究、分析、总结和反思优化日常研究,丰富研究成果。

4.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实施策略研究

聚焦“双减”,依托“大单元”教学构思,开拓数学作业的大任务设计,指导和实施,探索各年段作业内容选择、作业指导过程中的策略和方法,通过理论的不断学习和实践的不断探索,总结小学大单元数学作业的实施策略和经验方法。同时,探索学校数学作业的整体架构和有效实施策略。

5.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实施的评价研究

以学生数学学科素养发展为目标,激发学生对学科本身内在的兴趣和自主探索的力量。制定作业设计的评价细则,实现目标与内容的匹配、过程与组织的协调、反馈与跟进的有效,切实提高教师作业的设计水平和学生在作业中的有效提升。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调查法:对本校学生可以采用问卷调查或抽样调查,设置跟本课题有关的问卷,对学生进行抽样调查。了解数学作业给他们带来心理压力和他们喜欢老师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的方式。针对调查得到的第一手资料,再采取相应的策略,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

文献法:查阅、收集和整理跟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和作业改革方面的文件,帮助老师更新教育观念和提高老师的教学素养,找到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新生长点,并学习处理老师和学生在作业上面临的各项“双减”问题。

行动研究法:结合本校学生特点的作业布置,基于班级学生真实状况设计作业,了解学生在“双减”政策下,学生的学习水平的提升力度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达到的程度。采用“大单元”教学研究、等第评价,对知识掌握不牢固的学生及时辅导,查缺补漏。

案例研究法:开展数学作业设计的案例研究,并对典型案例进行整理、分析、研究和汇总,丰富研究的实践成果。

经验总结法:在研究中关注实践,以实践探索促进组内成员认知的提升。并以理论反促实践的推进,不断总结提炼研究成果。

(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主要观点:

提质增效:布置分层、多样,减时、优化的作业,把课外作业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个性化、特色化符合东坡文化的作业,以少而精的高质量作业取代枯燥、机械、重复性的作业,用较多的时间汲取数学文化,提高学科素养。

提升素养基于“双减”下,“大单元”教学作业布置新要求,一改往日惯性教学行为,督促教师在学习各项文件后,对学科内容挖掘、梳理、融汇、贯通,以“双减”为契机同时提高数学教师专业素养。

减压赋能从小学生年龄结构,心理特点而言,对长时间久坐写作业势必产生反感,“双减”带来的心理减压、释放,提高学生的幸福感,加大对学校、教师的认同感。

 

创新之处:

 理论创新:鲜明提出打造“博观而约取”为追求的核心发展理念,成为学校教学发展的精神信念、教育哲学;成就数学学科开展“双减”背景下东坡学生作业的实践研究,促进教与学的方式的转变,突破以量促练的作业布置形式,打破以“学科知识为中心 ”,建立以“儿童为本位 ”的教育实践,让延展学科教学实现改革,具有前瞻性和引领作用。

 策略创新:在“大单元”教育视觉下数学作业的设计,通过对教材知识点的深度理解,在作业布置的内容、结构、方式中合格规划、设计有特色的符合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完善学生学科知识体系的作业,在实践中形成“优化整合”、“拓展延伸”等实施路径与策略方法,具有操作性和实践意义。

 视角创新:努力从传统作业模式思维中走出,延展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调整、定位教学的意义,转变长时间、题海战、单一化的作业方式,多样化、特色化、多元化地推进研究,改革班级学生作业统一式,改革课堂教学为练为中心的制度,打破学习时空,建立学习多元化,尊重学生个性化学习,作业以多种形式显示,探究式学习作业、项目式学习作业、沉浸式学习作业等成为学生夯实学科内容的主角,具有创新性和发展意义。

 

 

 

 

 

 

 

 

 

 

 

 

 

 

 

 

 

 

 

 

 

三、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包括:①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②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文献搜集工作、调研工作等;③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

1. 主持人、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

1)政策引领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21新版)提出“大单元”教学理念。

2)专家支持

本课题拟邀天宁区教研室于纯老师为课题研究顾问,为课题组献计献策,对课题深入扎实研究提供专业、高位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帮助课题组各个研究阶段的难题提供智力支持。

(3)团队协作

     课题组成员工作二十年左右教龄具有扎实教育经验的一线教师,在多年新基础理论研究过程中学科素养、经验养成都得到很大提升。主持人秦丽芬参加市级课题研究和新基础研讨活动。组员纪梅参加过多个课题研究,作为研究顾问指导过新疆克州地区课题,多篇文章发表在市、省级刊物。

(4)时间保证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两年,以季度为单位,我们制定了详尽的研究计划,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课题组不仅在各自的每天教学过程中,还要在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中,带着课题深入实践反思,学校更将专门辟出课题研究的专用时间,有学校统一管理,进行专项考核。

5)研究经费支持

学校非常重视教科研工作,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分的经费保证。预计对本课题投入研究经费5000元,用于其资料、数据采集、会议、专家咨询等费用。

2. 研究基础,包括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文献搜集、先期调研和已有相关成果等

  组内成员对作业设计的演技比较感兴趣,前期已开展和深入的文献研究,对世界各国小学生作业的现状及研究进行了搜索和学习,尤其是对我国近些年来的小学数学作业研究进行了梳理,对数学作业的设计和实施有了初步的印象。

3. 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

研究资料的获得:本校图书馆书籍、杂志;知网等平台相关文献。

研究经费的筹措:学校重视教科研工作,为本课题提供充足的活动经费(够买资料、论文平台、组织活动、专家指导)。

研究时间的保障:课题立项两年,时间充裕,我们制定了详细的研究计划,会带着课题进行教研活动,并及时完成计划的要求。

 

 

四、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负责人

阶段成果(限5项)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2021.12.15

纪梅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特色案例

案例等

2022.6.15

刘芬羽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论文

论文

2022.12.15

秦丽芬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下学生成长个案分析

案例

2023.9.15

宋冬兰

最终成果(限3项,其中必含研究报告)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结题报告

研究报告

2023.12.15

秦丽芬

《小学数学低、中、高各年段大单元作业设计》

《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给学困生带来新的突变》

《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论文

2023.6.15

王晏宇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案例

案例

2023.12.15

黄辉宁

莫小英


五、评审意见

 

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请注明该课题是否拟推荐为区级课题)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审核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东坡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天宁区劳动中路3号   联系电话:0519-88812198-8005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