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相关研究资料学习
1.“东坡”文化
苏东坡在文学艺术方面有卓越的成就,他是宋代杰出的文学家、诗人、画家,又是杰出的书法家。东坡文化研究己经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学界对于东坡文化的内涵及其外延,特别是与苏轼文化的关系有着不同的理解,其大体可分为两派。第一派学者认为东坡文化是苏轼贬滴黄州后,以“东坡居士”为号之后所产生的独特文化现象,它不同于其他以苏轼或苏轼家族为表征的文化,如“苏轼文化”、“三苏文化”等。谈祖应认为“东坡文化是以苏东坡贬滴人生的观念形态为研究对象,具有苏东坡鲜明个性特征的有关其哲学思想、审美观念及生活方式等之总和。它不是‘苏轼文化’的简单复制,更不是‘三苏文化’的刻意翻版””,并在《“东坡文化”之肇始、解构及重构》一文中,更加深入论述确证黄州是“东坡文化”肇始、解构及重构之地。其他学者如赖玉芹、饶学刚’等皆持此种观点,认为东坡文化发端于黄州,但对于东坡文化之定义略有不同,如赖玉芹认为“凡是与苏东坡有关的一切活动及其所产生的结晶都属于东坡文化”。
另一派学者则以东坡代指苏轼,认为“东坡文化”的实质即等同于“苏轼文化”,二者本就是一个有机统一体,不能将其割裂开来。朱靖华认为:“东坡文化不仅是某一方面意蕴的纯粹产品,而是多种意蕴的有机整合,它呈现出多角度、多层面、多功能的立体文化系统。”左国华、谢鸽认为东坡文化是一种整体文化,包含以苏东坡为中心形成的集历史学、艺术学、军事学、文学养生学、烹饪学、医学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现象,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2.文化视角下软笔书法的研究
文化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因其论者方法论的多样性,故从19世纪以来学者们针对文化的概念,展开了千态万状、自圆其说的界定。且不说西方学者们数以百计的高论,单就我国近现代几位著名学者的立论就让人眼花缭乱。譬如,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认为,文化
乃是“人类生活的样法”。著名教育家、美学家蔡元培先生提出:“文化是人生发展的状况。”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梁启超先生认为:“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著名文化学者胡适先生指出:“文化是文明所形成的生活的方式。”“文化”一词真正的社会学涵义,是上个世纪20年代美国以奥格本为首的社会学家,根据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的文化定义进行修正为:“文化是复杂体,包括实物、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从社会上学得的能力与习惯。”
在中国文化史上,书法不仅由于使用而地位较高,也由于它通过点线变化体现其音乐的节奏感,赋予书法本身以活的生命,使人产生美感;这也不仅仅是因为书法是展开与空间、表现为静态、诉诸视觉的单一艺术,同时也是因为书法通过书写性是来叠合自然精神与人的精神。因此,书法一萌生出世便发挥了许多社会功能:宗教、政治、教育、社交等几乎都离不开它。
在国内的研究中,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以书法教育为研究方向的,主要体现在对书法的思想、书法艺术的发展特色、书写内容的思考。从书法艺术欣赏和品鉴的角度,探寻美学视角下书法创作的神韵,以“神、妙、能”三个方面的书法艺术欣赏提升大众的审美能力。从书法艺术的书写内容和艺术观念入手,对书法教育的背景文化、书画观念和书法教育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结合古代书法艺术观的发展,实现了对书法教育的现实丰富。从书法教育的精神文化影响力出发,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对书法教育的艺术精神体现做出了细致的分析。对和谐、中庸、道法自然、克己修身的传统文化思想在书法艺术中的体现进行比较分析,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文化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