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阅读缺失背景下小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实践研究”课堂研究案例
学科 | 语文 | 班级 | 一2班 |
课题 | 小蓝与小黄 | 教师 | 史瑜琳 |
教学内容 | 绘本故事《小蓝与小黄》 | ||
学习场域 | |||
教学目标 | 1.理解绘本内容,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看画面想象、猜测故事的情节。 2.积极参与阅读活动,愿意用简单的语言讲述。 3.在看看、听听、讲讲中,感受朋友间、亲人间的爱意。 | ||
教学环节 | 教学过程 | 反思与提炼 | |
一 导入 | 1.介绍作者李奥尼,讲述创作故事。 2.出示封面:今天我们一起来这个故事 | 创作背景也是吸引孩子的一个阅读元素,尤其是李奥尼本书的创作经历,与孩子有关,更能吸引孩子的阅读兴趣。
| |
二 欣赏绘本,理解画面 | (一)图片:小蓝家 这是小蓝的家,你们看,小蓝家一共有几个人呀? (二)图片:好朋友 师:小蓝有许多好朋友,你们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吗?(幼儿给各种颜色片片起名字) (三)图片:最好的朋友小黄 师:可是它最好的朋友是谁呢?(小黄) (四)图片:小黄家 小黄就住在街对面,它的家里有几个人?都有谁呢? (五)图片:小蓝和朋友做游戏 你们看,小蓝和它的朋友经常在一起玩游戏。猜猜它们最喜欢玩什么游戏?(幼儿观察画面,根据自己的经验自由猜想) 师小结:原来他们最喜欢玩藏猫猫和转呀转圈圈儿的游戏。
你们玩过藏猫猫的游戏了吗?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请你也来玩一玩藏猫猫的游戏,好不好? 设计三个层次,让孩子说说小蓝和小黄藏在自己身上的什么地方?家里的什么地方?公园的什么地方?
(六)图片:他们排排坐(背景音乐) 师讲述后面几幅图 1.想想看,这时候小蓝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高兴,兴奋,开心) 2.小蓝和小黄两个好朋友见了面会做些什么,说什么呢?(鼓励大胆地表达) (七)图片:抱在一起 他们真的开心地抱在了一起,可是,发生了什么事呢?(画面定格) (八)图片:变成绿色 原来小蓝和小黄抱在一起变成了绿色。 (九)图片:在公园玩 师连贯讲述后面几幅画面:可是,他们不知道。然后去公园玩,他们穿过一条隧道,追着小橙玩,又爬上一座大山。啊,好累呀,他们回家去了。 (十)图片:回到家里 小蓝和小黄回到家,他们的爸爸、妈妈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十一)图片:哭泣 听了爸爸、妈妈的话,小蓝和小黄怎么了? (十一)图片:流下眼泪 师继续讲述,直至讲完。 |
幼儿园的学习建立在游戏教学的模式上,一年级孩子刚从幼儿园毕业,以游戏猜想的自然模式,唤起他们的熟悉感,更好地进入绘本故事的开展中。
图书馆的教学环境和课堂游戏的引入,吸引孩子自然地投入,在游戏环境中,孩子呈现出放松的状态,活泼的天性得以表现,环境的生疏感荡然无存。同时,三个层次的表达需要孩子用眼睛观察,用大脑思考,用语言表达,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蓝色、黄色的物体介绍给大家,游戏的设计既考虑了难度,又体现了坡度,孩子积极观察,认真思考,大胆表达,老师不断给予肯定,形成课堂上的一个小高潮。
借助图片想象人物的心情,也是阅读绘本的一个好方法。
| |
三 补充绘本 | 小蓝和小黄看到我们这些小朋友听课特别认真,发言特别积极,特别高兴,他们叫上了好朋友——小红,要给大家表现新的表演。引导小朋友看图完整欣赏故事。 | 由一本到多本,同类型同主题同作者的书目推荐,可以拓展孩子的阅读空间。 | |
四 延伸活动 | 其他的颜色宝宝知道了这个秘密,都争着要与好朋友拥抱一下,想看看自己和朋友抱在一起会变成什么颜色?我们来让他们抱一抱好吗?在后面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颜料,你们先去玩一玩,然后编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颜色故事吧! | 基于绘本内容的故事编写,也是对孩子综合能力的一个考量,完成阅读由输入到输出的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