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文献综述
发布时间:2021-10-2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史瑜琳

文献综述

在知网、万方上,关于“个性化阅读”的研究内容较为丰富,本文主要围绕个性化阅读的内涵界定、个性化阅读的价值意义以及实施路径进行综述,为后续研究打好基础。

一、个性化阅读的内涵界定

个性化阅读的历史可以追溯至西汉时期。董仲舒在《春秋繁露·精华》中就提出:“《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认为对文本的理解与体悟存在个性化差异。鲁迅说:“同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也同样肯定了对文本理解的个性化倾向。但是对个性化阅读进行系统、详细地研究和讨论,则始于新课程实施之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关于个性化阅读的内涵,国内最早做出阐述的是张尚兵,他在《个性化阅读及其对阅读教学的启示》中认为阅读活动是读者再现文本描述的世界的过程,更是创造一个有我存在的、与自我情感息息相通的、有个性化特点的世界的过程。阅读活动在本质上应该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随后,曾祥芹在《文章的个性化阅读摭谈》一文中也阐述了他对个性化阅读的认识,他认为个性化阅读行为从本质上说是对以文字为主体符号的作者的精神产品的再生产,即使读者输出自己的经验去汇兑文本的原意,属于“再生产性的”;如果超越文本原意,完成了补充性建构、差别性建构和匡正性建构,那就是创造性阅读了。叶黎明在《正确把握个性化阅读的教学内涵》一文中也对个性化阅读的内涵作出了自己的解释,他认为个性化阅读就是在语文教学中通过阅读教学,产生对学生个性的积极影响。个性化阅读的指向,是阅读教学智育结果的个性化。判定是否个性化阅读的唯一标尺,是阅读对学生个性心理的影响。徐东林的《从阐释学角度探讨个性化阅读》一文中作者从阐释学的角度来看个性化阅读,它是一种认识和实践,也是阅读活动的基本方式和重要特征。它是一种“唤醒”,一种“体验”,一种“创意”,一种“视野融合”和“对话文化”。

在日本,现代文的阅读教学根据不同的文体提出了不同的若干条目标,要求学生对各种各样的文章进行比较,评价其表现手法及思想内容,表达自己的感想或撰写评论性的文章来阐述自己独特的见解。例如小说的教学目标第八条提出:能够通过阅读小说回顾自己的生活,思考自己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关于随笔(散文)的教学目标第七条和上面小说的教学目标几乎相同:将读过的内容同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点相比较。以上两个阅读教学目标将阅读教学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充分体现了个性化的阅读教学要求。

二、个性化阅读的价值意义

阅读作为一种理解活动,其阅读行为和阅读结果是因人而异的。新课标也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徐渺认为,个性化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胡月清认为,学生个性化阅读是借助文本与作者心灵对话的过程,也是学生与作者交流生活感触的过程,会因为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等差异的存在而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而也是因为这样原因,个性化阅读也成为了老师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进而体验生活的有效途径。

三、个性化阅读的实施路径

在个性化阅读的实施路径,对于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池美琴认为,在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师过度干预甚至越俎代庖的现象司空见惯,对于文本的深度解读、面面俱到的内容分析成了一些老师提高语文考试成绩的法宝。个性化阅读首先要求教师重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转换角色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和促进者。

在对学生的指导方面,李有恩提出,要制订个性化目标,鼓励个性化阅读,要合理创设课堂情境,要鼓励学生多元对话,形成独特的感悟。吴欣芮认为,在个性化阅读指导的过程中,文本选择要真情化,做到经典内容回归、快乐与童趣回归、事实回归,适合学生的文本才能让学生欣赏到美不胜收的景致,探索于巧妙精致的结构。

四、评述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对“个性化阅读”的定义,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关键词:独特的感悟见解、适合自身的阅读风格及良好的阅读习惯。这说明“个性化阅读”需要学生对阅读有独特的感悟见解,有适合自身发展的阅读风格,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个性化阅读”的价值意义,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重实践、重人文精神培养的特点,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尊重个体差异等新课程改革理念。“个性化阅读”对打破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教师手捧教参一讲到底,肢解文本一套标准到底,不容学生有质疑地被动吸收的教学方式无疑起到了颠覆性的作用。在“个性化阅读”实施路径方面的研究,很多专家从学校阅读环境的打造、教师阅读教学策略的实施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具体可行的方法,但是这项工作对于新时代的老师来说还是任重而道远的,特别是基于家庭教育缺失的背景之下,教师如何引领家庭参与学生的阅读指导,营造家庭的阅读氛围等,还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池美琴. 个性化阅读之我见[J]. 教师,2015(14):24.

[2] 李有恩.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研究[J]. 学周刊,2022,21(21):46-48.

[3] 吴欣芮.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研究[J]. 新课程导学,2022(15):59-61.

[4] 徐渺.新课标下的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探赜[J]成才之路,2022(4):142-144.

[5] 李金国. 论语文个性化阅读[J]. 当代教育论坛,2008(14):83-85.

[6]牛桂菊.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J]. 读与写,2022(27):76-78.

[7] 胡月清. 个性化阅读的思考[J]. 教育界,2014(19):137-137.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东坡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天宁区劳动中路3号   联系电话:0519-88812198-8005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