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认识“壁、墙”等12个汉字和户字头、车字旁;正确书写“捉、条”等7个汉字。
2.多种方法了解汉字音形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借助连环画课文的特点,读懂课文内容,能说出课文的主要情节。
4.了解壁虎、鱼、牛、燕子尾巴的不同作用。
教学重点:
借助图画、形声字偏旁表意的特点,联系上下文了解字义。读懂课文内容,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
教学难点:
能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
教学准备:
与课文相关的连环画插图,课文重点句,要认识的生字新词。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图画、形声字特点认识生字,了解字义。认识偏旁户字头和车字旁。
2.正确朗读课文,能简要说出课文3到5自然段的内容。
3.初步了解鱼、牛、燕子尾巴的作用。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言激趣,交代任务
1.谜语:叫虎不是虎,墙上自由走。爱吃蚊蝇虫,住在墙角处。
2.介绍壁虎的外形、习性。壁虎也叫守宫、蝎虎。身体扁平,长达12厘米,背部暗灰色,有黑色带状的斑纹,身体表面有细鳞,四肢短,趾底有吸盘,能在天花板上、墙壁上爬行,就是玻璃上也掉不下来。它有一条细细的长尾巴,长尾巴有两项功能,一是摆动帮助爬行,摆动越快,爬得越快,如果失去了尾巴就爬不快了。
3.出示课题:小壁虎借尾巴。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看拼音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标出生字多读几遍。
2.看汉字自由读课文,看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用笔标上序号。
3.指名读全文,边听边想: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板书:小壁虎)
三、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通过预习,我们知道小壁虎为什么要去借尾巴呢?
(1)出示第一幅插图,请同学们用上“因为……所以”,说说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因为小壁虎的尾巴断了,所以它要去借尾巴)那小壁虎的尾巴为什么会断呢?(一条蛇咬住了它的尾巴,小壁虎一挣,就挣断了)
(2)怎么“挣”?“一挣”这个词中,大家可以看出小壁虎的尾巴除了刚才老师介绍的能帮助爬行外还有什么用处、特点?(尾巴长得不牢,用力一挣就断了,可以保护自己)
(3)小壁虎尾巴断了,要去借尾巴。它要去借尾巴的另一个原因是什么呢?像刚才那样,用上“因为……所以”说一句完整的话。(因为没有尾巴很难看,所以小壁虎要去借尾巴。)
(4)小壁虎没有了尾巴,心里感到怎样呢?(难过)从哪里看出来的?(“没有尾巴多难看哪!”)指导学生朗读“没有尾巴/多难看哪!”(注意语气、重音、停顿)
2.小壁虎怎么去借尾巴的?朗读课文。自由小声读全文,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三分钟后)你借助拼音,认识了哪些字?
3.再自由小声读全文,注意停顿,不读破词和句。把你认为不太好读的句子站起来读一读(重点纠正停顿。)
4.读全文,找出有“一”字的词,读准声调(一条、一挣、一看);找出文中带有轻声字的句子,读出语气(有“了、子、啊、呢、呀、着、吗”等字的句子)。先同桌互读,再站起来读。
5.读文中插图的对应段。先对照图找出对应段(第一幅一、二段;第二幅第三段;第三幅第四段;第四幅第五段),按图指名读。
6.读文中对话部分。找出文中的四次对话,同桌互读。(指导认识对话的标记是引号,引号内是人物的语言)“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中“借给我”读重音,“行吗”是商量的口气,要表现出小壁虎难过、焦急但又尊重别人的心情。
7.快速给自然标序号,请7位同学站起来读。(中差生读),其它人听后评议、纠正后再读,看是否进步了。
8.齐读全文,要求正确、流利。
三、学习生字:
1.结合课文读一读12个生字和文中生字组成的词(先画出再读)。
小壁虎决定先填饱肚子,可是墙角的小飞虫都是有名字的,如果小壁虎叫不出它们的名字,就吃不到小飞虫了。你能帮帮小壁虎叫出小飞虫们的名字吗?(认读生字)
2.你认为哪几个最容易记?你是怎么记住的?(指导分析)
3.你认为哪几个难写?写时要注意什么?
教师指导写字。
四、总结,布置作业:
书写生字,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小壁虎借尾巴
向( )、( )、( )借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