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语文课题>>实践研讨>>咕咚
咕咚
发布时间:2019-12-1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单和芳

教学目标:

1.认识“咕咚”等12个生字;会写“吓、怕”等7个字。

2.通过图画、形声字或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猜字、认字,把故事读正确、读流利。

3.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课后问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推断。

4.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

教学重点:

借助图画、形声字特点、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猜字、认字,能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推断。

教学难点:

根据故事内容简单推断。

教学准备: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连环画图片,生字卡片,课件等。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图画、形声字等方法猜字、认字,正确书写“家、象”等汉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借助图画学习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图文对照读好课文。认识汉字。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课文插图。

教学过程:

一、游戏热身,课题导入

1.游戏热身,复习带口字旁的象声词。

游戏:老师说,学生一边模仿声音一边加上动作,看谁模仿得最像。

师:青蛙叫起来了。生:呱呱呱,呱呱呱。

师:苍蝇飞过来了。生:嗡嗡嗡,嗡嗡嗡。

师:大雨下起来了。生:哗哗哗,哗哗哗。

师:小孩哭起来了。生:呜呜呜,呜呜呜。

出示这些声音词,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都是口字旁的;都是表示声音的。)

这些表示声音的词语大部分都是口字旁的。但是也有写一些表示声音的字不是口字旁的,比如,小狗汪汪汪,雷声轰隆隆。你还知道哪些表示声音的词语呢?(哗哗哗、哈哈哈、嘻嘻嘻、叽叽喳喳),我们把这些表示声音的词叫做-----拟声词(象声词)。

2.课题质疑导入

①写课题

今天老师也来让你们听一种奇怪的声音,听!猜一猜这是什么声音?(咕咚)

伸出右手, 和老师一起来写写咕咚这两个字。咕咚这个词也是——口字旁的,也是表示——声音的,所以也是------象声词。

②读课题

发出咕咚声该是怎样的呢?谁来读一读?(个别读,齐读)(评价:这个声音真有趣。这个声音真有意思。这个声音好特别啊!)

③质疑

这么奇怪的声音到底是什么东西发出来的呢?认认真真地读课文。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就多读几次。我们从故事中找找答案吧!开始!

二、游戏闯关,认识生字

1.教师设置闯关游戏,(课件出示:咕咚探秘之旅)第一关——“神奇果树林”。

要求:认真听课文,圈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自己拼读,读准字音。

2.引导学生利用字卡,同桌之间可以用喜欢的方式交流生字。

如:(1)你读一个字,我读一个字。(2)抢答读字,看谁读得准确。

3.学生汇报后,教师指导难读、易错的字音。

(1)翘舌音:熟shú。

(2)后鼻音:咚dōnɡ、命mìnɡ、象xiànɡ、领lǐnɡ。

(3)整体认读音节:野yě。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生字。

5.出示课件,开始闯关,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选出一名同学,读果子树上的字宝宝。

6.第二关——“课文堡垒”!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课件出示第二关闯关要求:把课文读通顺,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不重复;知道“咕咚”是什么,故事中讲了几种小动物,分别是什么。

2. 明确要求后,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3.再次指导学生小组内互相读课文,你读一段,我读一段,认真倾听,互相评价

4.小组内评选出读得最棒的同学一起去闯关。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选择其中一个自然段读给同学们听。

(2)请回答问题:“咕咚”是什么?故事中讲了几种小动物,分别是什么?(“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故事中讲了小兔、小鹿、小猴、狐狸、山羊、大象和野牛这些动物。)

5.小结:各个组的同学们真的很棒。看,我们的“课文堡垒”被攻破了。(课件出示)我们跟随小兔子一起去下一关吧!

四、方法识记,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第三关:书写大赢家。要求:先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记住这些字并把它们写好。

2.课件出示:

(1)跟。①引导学生说一说如何记住这个字,利用字族识字的方法记忆。②指导学生观察“跟”的特点,它的笔画较多,需要注意右边是“艮”。③教师范写,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然后学生书空、描红,每字对比书写两个。④组词,说话。

(2)谜语:撇刀头下一扁口,一撇穿口往外走,弯钩里面两小撇,一撇一捺在外头。①出示谜底:象②教师引言:“象”是个象形字,本课还有一个象形字“羊”,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象”字和“羊”字的演变过程。(课件出示字的演变过程)③引导学生观察教师范写,指出注意的地方:“象”中“口”里的撇是一笔写下来的,“羊”三个横之间的距离是一样的。④组词:盲人摸象、气象万千、亡羊补牢、羊肠小道。

3. 师生评价,优秀作品展示,顺利过关。

五、课堂小结,总结收获

这节课我们的收获可真不少,一起闯过“神奇果树林”“课文堡垒”和“书写大赢家”三个关卡,既认识了12个生字,又能把生字写得漂亮、端正,大家真棒!那课文中,小兔子听到“咕咚”声为什么拔腿就跑?其他动物为什么也要跑呢?野牛又是怎么做的呢?故事的结果怎样呢?你们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 下节课,我们继续和小兔子一起探索“咕咚”的秘密。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抓重点词句,品析感悟课文中动物们的不同表现,能大致体会“遇到任何事情,要动脑筋想想,多问几个为什么,才能了解事情的真相,不要盲目地跟从。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重点是弄明白“咕咚”到底是什么东西,以及兔子听到“咕咚”声拔腿就跑,许多动物也跟着瞎跑的原因,最后野牛怎样给大家解除了误会。

教学难点:

理解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做什么事,不应该盲目地跟着别人跑,而要问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教具准备:

课文插图、配乐录音、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读词读句。

自由读课文。

整体回顾,读词读句。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个有趣的故事。

1.出示插图一。看,故事中,首先听到“咕咚”声的是——兔子。

他被吓了一跳后——指名认读词卡: 拔腿就跑(开火车1组)

2.出示插图二:接着被吓坏的小动物有—— 指名说。

⑴正音:小猴子(轻声“子”,要注意,读)

⑵还有——(出示:狐狸呀,山羊啊,小鹿哇)。

这些小动物的后面都加了一个词,要读轻声,谁能再来读一读,指名2-3,(指导:“山羊啊”的“啊”的音变的朗读)咱们一起读。像这样的“啊、呀、哇”,还有“吧、吗、呢”等等叫做语气词,注意要读轻声。

⑶像这样带有语气词的句子,还有两个,咱们也来读一读。

出示:大家快跑哇!

        快逃命啊!

(知道读准“命啊”,以及语气词读轻声。)

⑷那么多小动物合在一起用一个词说就是——大伙。开火车1组——齐读。

大伙就是指——-大家,包括——小猴儿,狐狸呀,山羊啊,小鹿哇

⑸这么多小动物都来了,这一下子可——热闹(指名读,齐读)

3.出示插图三

就连大象也跟着跑,只有谁跟大家的表现不一样(野牛) 幸亏他把大家——认读:拦住。开火车1组,齐读

4.出示插图四:最后才让小动物明白了事情的真象。

①齐读:最后两段。

②这个真相是什么呢?咕咚这奇怪的声音是什么东西发出来的呢?(请一生说真相)

二、研读课文,明白事理

刚开始的时候,小动物们都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先看看兔子吧!小朋友们自己先来读一读。

㈠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兔子光凭耳朵听到的声音判断事情的错误

1.学生自由读。

2.交流反馈。你好象看见了一只怎样的兔子?你从哪些地方读出来的?

⑴拔腿就跑

①仔细看看图,知道“拔腿就跑”是怎样跑吗?谁来做一做动作表演一下?(跑得很快,听到咕咚声马上就跑)(板书: 兔子 跑)

② 怎样读好这一句呢?指导朗读(我好像看见了一只跑得特别快得小兔子。这只兔子跑得真快啊!哇!一溜烟就跑了,跑得好快!)咱们一起读好这一句。(指名读3-4,齐读)

③兔子兔子,你为什么要拔腿就跑啊?(因为我好害怕;咕咚可怕极了。)

⑵可怕极了

①请你来当当这只兔子,读一读。(我听出来了,兔子你在叫呢,真害怕!)

②谁再来当当这只害怕的兔子,叫一叫?

③兔子你为什么这么害怕?你以为咕咚是什么东西呀?

(预设:妖怪、怪兽、水怪……)

那兔子,现在有水怪在后面追你呢,你害怕地叫起来——生读。

指名读(3到4名学生)

(点拨:这是一只多么慌张的兔子啊;哇,真可怕啊!我看到了一只胆小的兔子啦;……)齐读。

㈡学习第三、四自然段,体会其它小动物们光凭别人的话,盲目跟从的错误

1.(出示插图二)师生合作读。

 :兔子这一叫,吓着了一连串的小动物,老师跟大家一起来读读当时的场面吧。师读黑色部分,男生读蓝色部分,女生读红色部分。

2.引导发现,小动物们叫的句子和跑的句子。

红色部分的句子是在写小动物们怎么——叫。蓝色部分是在写小动物们怎么——跑。

3.学习跑的句子。

读一读。

出示:小猴儿一听,就跟着跑起来。

狐狸呀,山羊啊,小鹿哇,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

大象看见了,也跟着跑起来。

(1)齐读。

(2) 听到别人的叫声,他们是怎么做的?(板书:小猴儿 跟;狐狸山羊 小鹿 跟;大象 跟)

小结:像这样人家怎么做,自己也怎么做的行为,叫“跟从”。

4.学习叫的句子

小动物们都是跟着跑,那他们是怎么叫的呢?我们再去瞧瞧。

出示:“不好了,咕咚可怕极了!”

      “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

      “快逃命啊,‘咕咚’来了!”

⑴自己来读一读,自由读。

⑵我们先来看看小猴儿和兔子的话,老师发现他们的话有一个地方不一样,一个人读兔子的话,一个人读小猴儿的话,其他小朋友想一想,他们的话有什么不同。

⑶交流反馈。

点绿:“不好了!”

    “不好了,不好了!”

用一个“不好了”和用两个“不好了”有什么不同吗?谁来读一读?

听老师读一读。(师范读)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⑷指导朗读:读得越来越快了,说明动物们越来越害怕,越来越着急,请你来试一试。

还有谁能把这种越来越可怕的感觉读出来?(指名3到4个读)

⑸连用两个不好了,使事情变得更可怕,更危险了!男女分读。

5.分角色朗读,戴上头饰。

看来这话传到后来是越来越严重啊。传到大伙儿呢?(齐读大伙儿的话)传到大伙儿那里就变成要——逃命了

⑴齐读。看看是不是有越来越可怕的感觉。

⑵练读。

谁能把这种越来越恐怖的感觉读出来呢?自己先在位子上练练,待会儿老师每组请一个代表到上面来表演哦,我们小组比赛一下。)

㈢学习第五自然段,明白道理

大家全被吓坏了,只有一个动物跟大家不一样,自由读第5自然段。想想也野牛和其他动物有什么不同。

出示:野牛拦住他,问:“‘咕咚’在哪里,你看见了吗?”

大象说:“没看见,大伙儿都说‘咕咚’来了。”

野牛拦住大伙儿问,大伙儿都说没看见。

最后问兔子,兔子说:“是我听见的,‘咕咚’就在那边的湖里。”

1.自由读,思考野牛的表现跟其它动物有什么不同。

2.交流反馈:

⑴拦住 野牛为什么要拦住大伙儿呢?他拦住大伙儿干什么呢?

(野牛不相信,他拦住大伙儿—---问)

⑵问(板画:嘴巴)他都问了谁呢?(大象、大伙儿、兔子)

⑶情境采访

那现在老师来当野牛,采访一下这群害怕的小动物。

师:大象,咕咚在哪里,你看见了?

生:没看见,大伙儿都说咕咚来了。

师:大伙儿,咕咚在哪里,你们看见了?

生(全班):没看见。

师:你们都没看见,(点红:看见)那为什么跟啊?小猴儿,你为什么跟啊?

师:小鹿,你呢?

师:狐狸,你呢?

师:原来你们都是没有亲眼看见(板画:眼睛),就跟着别人跑,跟着别人叫,这样的行为,送你们一个词叫:盲目。意思就是说,好像盲人一样,看不见了,别人怎么做就跟着做,别人怎么说就跟着说,自己没有想法。比如说,上数学课的时候,一个人报出了一个错误的答案,其他人想都不想就跟着叫,这样的行为也叫“盲目”。想都不想就跟着跑,就把它叫做——盲目跟从。

师:小动物们,那你们都跟着谁跑啊?

师:那我来问问兔子吧!兔子啊,咕咚在哪里,你看见了?

生:是我听见的,咕咚就在那边的湖里。

师:原来兔子也是没看见,而是耳朵听见的啊。(板画:耳朵)

⑷导出寓意。

师:好,采访结束了。现在我们再来想想,野牛与动物们最大的不同是什么?那你最喜欢谁?

情况一(我最喜欢野牛,野牛会用嘴巴问,用眼睛看。他会思考。他会自己想。)

师:你和野牛一样,真会思考,很聪明。(板画:心)老师把这个“聪”字送给你。(板书:聪)

情况二(我最喜欢野牛,野牛最聪明。野牛最勇敢。)

师:老师也喜欢野牛,野牛跟大家最大的不同就是没有光凭听到的叫喊声就盲目地跟着跑,它能用心思考呢!(板画:心)

3.小结并板书,

:看来,光凭耳朵去判断一件事情,常常会失误,甚至闹笑话。要知道事情的真相,不仅要依靠耳朵,还应该用眼睛看,用嘴巴问,更应该冷静地用心思考,这样才能成为一个聪明有头脑的人。(在黑板上,将耳朵、嘴巴、眼睛、心合成一个“聪”字) 希望小朋友遇到事情,不要盲目地听,盲目地跟,而能够做一个冷静思考的聪明人。

四、指导书写“羊、家、象”

1.师边写边讲解。提示书写要点。

2.学生练习写字。

3.点评,修改。

板书设计:

咕咚

兔子拔腿就跑

小猴跟着跑            沉着冷静

大伙儿 一个跟着一个   肯动脑筋

野牛 拦、问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东坡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天宁区劳动中路3号   联系电话:0519-88812198-8005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