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 | 常州市朝阳桥小学 | 学科 | 语文 | 班级 | 二(1)班 | 人数 | 41人 | |||
课题 | 《小毛虫》 | 教时 | 2 | 执教 | 单和芳 | 日期 | 2019.5 | |||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8个生字。 2.朗读课文,了解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有哪些变化。 3.借助提示讲讲这个故事。懂得不要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失望,要乐观、充满信心,唯有努力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才能感受生活的快乐和美好,才能真正有所作为。 ※制定依据: ★教材分析: 《小毛虫》是意大利著名的艺术家达·芬奇为小朋友写的寓言故事,富有童趣而有教育意义。课文通过讲述了一条小毛虫变成蝴蝶的故事,教会了同学们一个道理:尽心尽力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对自己有信心,坚持下去,就会成功。教材插图根据课文的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小毛虫的生活环境以及最终蜕变成蝴蝶的美丽。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将通过看图学文使学生了解小毛虫经历了哪些变化,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这其中的所蕴含的哲理。同时在学习中使学生自主识字和独立阅读的能力得以培养,学习需求得以满足,学习能力得以提升。 ★ 学生实际: 二年级学生充满好奇心,他们会非常喜欢小虫子。因此在学习本课时,学生会有较强的学习积极性。可通过图片导入,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能充分感受蝴蝶的美丽。还要进一步加强朗读,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但如何将学生从研究文本延伸至体会课文寓意、明白道理,是值得深思的一点。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昆虫王国看一看。(出示图片) 2.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去认识一条小毛虫。你们喜欢小毛虫吗?为什么?(学生讨论) 这只孤零零的小毛虫,它多么羡慕那些能飞能跳的昆虫啊,它的命运会发生变化吗?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毛虫》这篇课文。 3.揭示课题,板书课文题目。 |
1.学生看图,自由交流讨论。 2.学生齐读课题。 | 观察图片,在自由的交流氛围中进入新课的学习,为走进文本故事奠定情感和认知基础。 | |||||||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 | 1.老师出示学习要求,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主认读生字。 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生字词学习方法。 3.检查学生学习生字的情况。 (1)指认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2)用生字组词。 4.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检查读音是否正确,语句是否通顺。 5.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读完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毛虫? |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2.小组交流自学生字词情况。 3.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出怎样才能写好这些字。 4.各小组成员合作读课文,相互检查、纠错,思考交流朗读课文。 5.课文一共7个自然段。本文讲述了一只小毛虫不悲观,努力工作,最终化茧成蝶的故事。 | 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不断复现生字,达到识字目的,培养合作能力。 | |||||||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 通过再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思考问题: (1)指导学生归纳每段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2)找出文中写小毛虫在成长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句子,画上横线,读一读。 (3)文中有许多吸引人的描写,找出来,并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4)作者是怎样描写小毛虫的?你有什么收获? |
1.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理清课文内容和层次。 2.学生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3.学生回答,老师点评。 |
朗读并思考问题,归纳每段内容,理清课文的内容和层次,更利于下面的学习。 | |||||||
四、总结,拓展。 | 1.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2.布置作业。 | 1.学生畅谈本课学习所得。 2.继续描红、临写、抄写词语,进一步巩固生字新词。 | 畅谈本课所得,进一步巩固生字词。 | |||||||
第二课时 | ||||||||||
一、复习巩固,导入课文。 | 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生字。 2.请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3.导入新课。 | 1.学生读生字、新词。 2.学生交流课文内容。 | 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进入新课学习。 | |||||||
二、精读课文,释疑解惑。 | 1.学习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请学生轻读第一,二自然段,思考:在蝴蝶还是小毛虫的时候,它是怎样的一条小毛虫呢?思考一下,并用波浪线划出相关的句子。 2.学习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自由朗读课文第3~6段,思考下列问题。 (1)那么笨拙的小毛虫怎么会变得这么灵巧呢? (2)小毛虫到底是怎么想,怎么做才能成为这么美丽的蝴蝶的呢? 3.学习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 学生齐读第7自然段,引导学生思考: 小毛虫最后发生了什么变化?(找出相关语句) | 1.学生轻读第1、2自然段,思考后回答问题。 (1)小毛虫很可怜。(指名交流,读句子。 出示:只有它,这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唱,不会跑,更不会飞。) (2)小毛虫很笨拙。(出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它觉得自己仿佛周游了整个世界) 2.学生自由朗读第3~6自然段。小组交流回答,互相补充。 (1)“不悲观失望,也不羡慕任何人” (2)“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 (3)“一刻也没有迟疑,尽心竭力地工作着。” (4)“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耐心等待” 3.学生齐读第7自然段,学生思考回答: 它灵巧地从茧子里挣脱出来,惊奇地发现自己身上生出了一对轻盈的翅膀,上面布满色彩斑斓的花纹。它愉快地舞动了一下双翅,如绒毛一般,从叶子上飘然而起。 | 用图片额文字激发学生的想象,以此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感受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读者和故事主人公的心灵对话,感受小毛虫的艰难与不易,用语言文字来丰富学生的情感生活。 | |||||||
三、总结课堂,生活感知。 | 1.教师总结全文。 2.想一想:从小毛虫的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 | 学生自由交流回答:从小毛虫的身上,我学到了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不要悲观失望,也不要羡慕任何人,要乐观积极。 | 总结全文,在交流中明白文章的主旨。 | |||||||
作业设计 | 想一想你喜欢的小动物有什么独特的地方,使你非常想养它,写一写。 |
栏目列表
《小毛虫》教学实践
发布时间:2019-07-0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单和芳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