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小毛虫》教学实践
发布时间:2019-07-0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单和芳

学校

常州市朝阳桥小学

学科

语文

班级

二(1)班

人数

41人

课题

  《小毛虫》

教时

2

执教

单和芳

日期

2019.5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8个生字。

2.朗读课文了解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有哪些变化。

3借助提示讲讲这个故事。懂得不要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失望要乐观、充满信心唯有努力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才能感受生活的快乐和美好才能真正有所作为。

※制定依据:

   教材分析: 

《小毛虫》是意大利著名的艺术家达·芬奇为小朋友写的寓言故事,富有童趣而有教育意义。课文通过讲述了一条小毛虫变成蝴蝶的故事,教会了同学们一个道理:尽心尽力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对自己有信心,坚持下去,就会成功。教材插图根据课文的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小毛虫的生活环境以及最终蜕变成蝴蝶的美丽。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将通过看图学文使学生了解小毛虫经历了哪些变化,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这其中的所蕴含的哲理。同时在学习中使学生自主识字和独立阅读的能力得以培养,学习需求得以满足,学习能力得以提升。

 学生实际:

二年级学生充满好奇心他们会非常喜欢小虫子。因此在学习本课时学生会有较强的学习积极性。可通过图片导入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能充分感受蝴蝶的美丽。还要进一步加强朗读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但如何将学生从研究文本延伸至体会课文寓意、明白道理,是值得深思的一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昆虫王国看一看。(出示图片)

2.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去认识一条小毛虫。你们喜欢小毛虫吗?为什么?(学生讨论)

这只孤零零的小毛虫,它多么羡慕那些能飞能跳的昆虫啊,它的命运会发生变化吗?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毛虫》这篇课文。

3.揭示课题,板书课文题目。

 

 

1.学生看图,自由交流讨论。

2.学生齐读课题。

观察图片,在自由的交流氛围中进入新课的学习,为走进文本故事奠定情感和认知基础。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

1.老师出示学习要求,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主认读生字。

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生字词学习方法。

3.检查学生学习生字的情况。

(1)指认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2)用生字组词。

4.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检查读音是否正确,语句是否通顺。

5.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读完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毛虫?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2.小组交流自学生字词情况。

3.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出怎样才能写好这些字。

4.各小组成员合作读课文,相互检查、纠错,思考交流朗读课文。

5.课文一共7个自然段。本文讲述了一只小毛虫不悲观,努力工作,最终化茧成蝶的故事。

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不断复现生字,达到识字目的,培养合作能力。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通过再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思考问题:

(1)指导学生归纳每段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2)找出文中写小毛虫在成长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句子,画上横线,读一读。

(3)文中有许多吸引人的描写,找出来,并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4)作者是怎样描写小毛虫的?你有什么收获?

 

 

 

1.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理清课文内容和层次。

2.学生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3.学生回答,老师点评。

 

朗读并思考问题,归纳每段内容,理清课文的内容和层次,更利于下面的学习。

四、总结,拓展。

1.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2.布置作业。

1.学生畅谈本课学习所得。  2.继续描红、临写、抄写词语,进一步巩固生字新词。

畅谈本课所得,进一步巩固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课文。

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生字。

2.请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3.导入新课。

1.学生读生字、新词。

2.学生交流课文内容。

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进入新课学习。

二、精读课文,释疑解惑。

1.学习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请学生轻读第一,二自然段,思考:在蝴蝶还是小毛虫的时候,它是怎样的一条小毛虫呢?思考一下,并用波浪线划出相关的句子。

2.学习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自由朗读课文第3~6段,思考下列问题。

(1)那么笨拙的小毛虫怎么会变得这么灵巧呢?

(2)小毛虫到底是怎么想,怎么做才能成为这么美丽的蝴蝶的呢?

3.学习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

学生齐读第7自然段,引导学生思考:

小毛虫最后发生了什么变化?(找出相关语句)

1.学生轻读第1、2自然段,思考后回答问题。

(1)小毛虫很可怜。(指名交流,读句子。

出示:只有它,这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唱,不会跑,更不会飞。)

(2)小毛虫很笨拙。(出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它觉得自己仿佛周游了整个世界)

2.学生自由朗读第3~6自然段。小组交流回答,互相补充。

(1)“不悲观失望,也不羡慕任何人”

(2)“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

(3)“一刻也没有迟疑,尽心竭力地工作着。”

(4)“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耐心等待”

3.学生齐读第7自然段,学生思考回答:

它灵巧地从茧子里挣脱出来,惊奇地发现自己身上生出了一对轻盈的翅膀,上面布满色彩斑斓的花纹。它愉快地舞动了一下双翅,如绒毛一般,从叶子上飘然而起。

用图片额文字激发学生的想象,以此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感受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读者和故事主人公的心灵对话,感受小毛虫的艰难与不易,用语言文字来丰富学生的情感生活。

三、总结课堂,生活感知。

1.教师总结全文。

2.想一想:从小毛虫的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回答:从小毛虫的身上,我学到了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不要悲观失望,也不要羡慕任何人,要乐观积极。

总结全文,在交流中明白文章的主旨。

作业设计

想一想你喜欢的小动物有什么独特的地方,使你非常想养它,写一写。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东坡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天宁区劳动中路3号   联系电话:0519-88812198-8005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