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小学空间观念的形成》
基于结构教学的小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案例研究
发布时间:2018-12-1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刘芬羽

关于空间观念,《数学课程标准》中已作了较为明确的表述。这使我们对空间观念的含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有了这样的认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方向,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一、激发兴趣,在想象中培养空间观念。培养空间观念,就必须采用学生喜爱的"看一看、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量一量、画一画"等实际活动的方式,让他们通过亲自触摸、观察、测量、作图和实验,把视觉、听觉、触觉、运动觉等协同利用起来,强有力地促进心理活动的内化,从而掌握图形的特征,形成空间观念。例如:在学习了基本图形后,让学生利用这些图形拼摆出喜欢的物品或图形;求组合图形的面积时,可以让学生想象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生活中,洒水车的洒水面积有多大。让学生为学校设计一个花坛,并计算出花园和路面的面积。孩子的想象力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应注意引导并启发。这些实际操作活动应该贯穿在空间观念教学的始终。二、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例如,教学角的度量时,引出三个角度不同的滑滑梯,并请学生讨论哪个滑滑梯最适合大家玩。在确定好合适的滑滑梯后,抛出问题,为什么它是最合适的?自然而然引出了角度问题。因为探究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相关,他们的参与热情非常高。而利用实物、模型等直观教具进行教学,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不可缺少的途径。因为实物、模型能使空间形式在学生头脑中具体化、形象化。这样日积月累,学生逐步做到离开实物、模型,也能进行空间形式的思考了。作为教师,应该具有这样的本领,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再把具体化的事物概括成数学知识。三、动手操作,升华对空间观念的认识  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使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感受描述特征的同时,进行恰当的引导,对学生描述的生活经验逐渐概括出性质特征,使数学内涵在操作中得到体验。如三角形的稳定性的认识,通过游戏让学生发现三角形木架使劲儿拉,都不变形,而四边形木架就变形了,归纳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容易变形。再用数学原理解释生活现象:三角形三条边长固定了,形状和大小就完全确定,所以无法变形,也就具有稳定性。最后欣赏大量的应用稳定性图片和实物。将生活经验与数学内涵相统一。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东坡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天宁区劳动中路3号   联系电话:0519-88812198-8005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