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朝阳桥小学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德育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8-06-2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黄慈翔

朝阳桥小学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德育工作计划

现状分析

 

 优 势 分 析

弱 势 分 析



学校的常规活动能够扎实开展,同时以年级为单位,辅导员精诚团结,分工协作。设计的方案比较适合学生的口味,有趣味性,可操作性,科学性的特点。学生比较淳朴,具有刻苦精神,在各类活动中锻炼队员的实践能力、组织能力,增强了竞争意识。

辅导员队伍中45岁以上有3人,12人为中青年教师,辅导员对少先队工作的热情难以长久,个别出现应付布置的工作,没有自己的思考和创新,活动内容形式比较单一。学校少先队工作缺乏系列性,依然呈现散点状,对辅导员老师的培训太少,整体素养得不到提高。



学期主要

工作目标

 

1. 加强少先队的基础建设,促进少先队工作可持续发展。



2. 整合学生活动,构建活动序列化。



3. 构建班级日常生活,促学生主动健康发展。



5.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升专业素养。



为实现目标采取的

主要措施

 

1.加强学生部的制度建设



2. 积极抓好少先队组织建设和阵地建设。办好红领巾广播站、国旗下讲话等宣传阵地,增强少先队教育的感染力,用特有的少先队文化来育人。



3. 整体构建学校活动,提高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增强学生工作的整体融通。



4.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岗位建设与学生干部培养,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班级的管理建设中,培养学生自治自理的能力。



5. 认真开展“新基础教育”研讨活动,打造班队“精品课”。




2、3月份“文明有礼,

开启新学期

1.寒假工作生活总结(上交征文、书法作品等)




2.制定少先队计划,举行开学典礼




3. 召开中队辅导员会议,明确新学期工作和班级环境布置要求,各班围绕新学期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第一期板报“放飞梦想,播种希望”板报评比。




4. 围绕新学期进行班级文化建设




5.期初课程“热热闹闹庆元宵,欢欢喜喜迎开学”元宵主题活动




6. 班级岗位建设研讨活动




7.开展“春季”主题的长时段课程




8.开展“春季外出综合实践主题活动课程”




9.结合“学雷锋月”开展活动




 

4月份“沐浴书香,

快乐伴成长

 

1. “缅怀先烈 传承美德”各班开展清明国庆主题活动




2. 经典古诗词诵读活动(待定)




3. 班主任学习《“新基础教育”学生发展与教育指导纲要》研讨活动




4. 组织各年级具体开展春季课程活动




5. 组织老师外出参加品牌班主任(辅导员)成长营展示活动




5月份“知法守法,

友爱互助”

1. 安全教育(上学途中、课间活动、上下楼梯、乘车、食品等)




2.新基础班队校内研讨活动




3.学法知法 与法同行(法制专题教育)




4.组织老师参加区骨干班主任(辅导员)成长营培训活动




5. 参加学生工作(少先队工作)制度建设专题研讨




6. “七彩朝阳 快乐六一”系列活动(书法现场展示、趣味运动会等)




7.小记者采风活动(主题待定)




6月份“快乐成长,

奋发学习”

 

1.“七彩朝阳 快乐六一”闭幕式





2.组织开展六年级最美毕业季活动




3.勤奋学习,快乐学习(迎接期末复习)




4.完成各项评优工作




5.总结本学期的工作




6.暑期夏令营(以优秀学生及小记者为主)



几大工作要点:

(一)整体构建学校活动

本学期“春天”主题课程全面启动,以此为活动主线,学生部和各年级立足学生的发展目标,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制定课程方案,以期培养“朝气蓬勃,阳光自信”的朝阳儿童。

1.全校性安排“热热闹闹过大年,红红火火闹元宵”期初课程,让学生在感受元宵节快乐气氛的同时更好地了解元宵节习俗,提高动手实践、团结合作的能力。同时学雷锋日“读书节”、“七彩朝阳,快乐六一”、“清明节”、“五一劳动节”等,也会结合学生实际,多学科整合,挖掘育人内涵,安排活动内容

2.各年级自主开发设计的课程内容,一年级“春天的约会”,二年级:寻找春天的脚步(春之声),三年级“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四年级“寻春访” ,五年级“春意盎然  赏春毅行,六年级“小风筝,大梦想”。

3. “春季”主题课程之成长系列活动:一年级的“岗位启蒙——小岗位大舞台”,二年级的“快乐小队——小队在成长”,三年级的“我是班级小主人——班委成立啦四年级的“成长仪式——我十岁了”,五年级“大手拉小手——结对共成长”,六年级的“再见母校——最美毕业季”。

(二)设计多元评价形式

在开展系列活动的同时,要继续更新和完善评价机制。除了各年级、各班的个性评价外,每月有侧重地开展七彩朝阳星的评比活动“礼仪之星”“艺术之星”、“悦读之星”、“岗位之星”等,把评价落到实处。树立榜样,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培养具有“朝气蓬勃,阳光自信”朝阳特质的孩子。

(三)构建班级日常生活

1.加强班级岗位建设与学生干部培养

1)班级岗位建设

岗位建设不仅是学生自我管理的重要方式和班级生活形成内在有机性的重要力量,更是促进学生成长的教育手段。本学期,继续加强各年级的岗位建设,班主任做好引导、点拨、调控工作,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充分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及对班级的责任感、荣誉感,尽情表达他们的意愿,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并通过岗位评比、岗位之星贴纸的颁发,激励学生更好地开展岗位工作,使之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主动健康成长。

2)学生干部培养

从将相关岗位整合为岗位组开始,学生干部就应运而生,他们是在班级正式组织中承担领导、管理职责的学生。班主任要明晰在不同的年段,干部竞选方式、工作方式、轮换方式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很大影响,充分开发“小干部”教育资源,让学生在承担干部工作中获得决策力、实施力、责任心等综合发展。

2.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1)借“班级文化建设展评”的契机,加强各班的班级文化建设,进行校内的展评活动,。学生立场是建设班级文化的核心,“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使主题活动成为体验班级文化的载体,努力营造民主、共生、发展的人际关系。每月推选1节班队活动进行年级展示。借助集中性的教育活动,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能力,使之健康成长。 

(四)建设班主任队伍

1.加强对班主任的定期培训,组织他们继续学习《“新基础教育”学生发展与教育指导纲要》、《班级日常生活重建中学生发展》。交流研讨班级建设和学生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资料。使新理念与实践形态融合,以此反思自己的工作方式、班级建设的现状。

2.安排老师外出听课,了解其他学校班队活动的开展,把内含着的学习资源转化为教师发展资源,弥补自身不足,对自己的班队工作深入反思与不断改进。

3.努力构建骨干班主任培养机制,为骨干班主任搭设专业发展的有效平台,激发其内在的创新潜能,并通过树立先进典型,发挥骨干班主任的集聚与辐射作用,形成“新基础教育”班级建设的研究氛围,推动全体班主任感悟学生成长工作的真谛。

4.结合学校普查情况,全面梳理前期研究结果,开展日常研讨活动,从中推荐精品课例,在教研组、年级组层面,组织全体教师研讨、提炼。参与者与执教者共同分享研讨过程中的收获与思考,自觉在自己的课堂中运用、实践。

(五)加强部门制度建设

继续完善部门制度建设, “辅导员培训制度”、“队干部会议制”、“优秀中队、优秀辅导员评比制度”、“一日常规评比制度”等。努力做到规范化、合理化。强化阵地建设,切实发挥少先队的育人功能。重视鼓号队、红领巾广播站建设,利用好学校黑板报、宣传橱窗、红领巾广播站等媒介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少先队干部对整个队员的引领作用。

1.继续抓好一日常规评比工作,组织小纠察认真学习评比细则,明确职责,扎实工作,评选出“优秀小纠察”,增强队员的工作责任心,充分发挥好小助手作用。通过“文明班级”的评比,在学校营造“知礼仪,讲文明,懂礼貌”的氛围,打造和谐校园环境。

2实行中队组织升旗仪式制度,展现班级风采,丰富讲话形式,让更多的学生直接参与,零距离走进国旗。及时打分评比,期末评选出“最佳升旗仪式”激励各班继续努力。

3.继续开展好“晨曦红领巾广播”的工作,发挥阵地宣传作用。通过新闻稿的征集活动促进各中队的参与意识,并记录期末优秀中队的评比中。

4继续有计划、有组织地做好学校少先队鼓号仪仗队的常规集训工作,并有计划地做好新老队员的接换工作。

5.完善各项活动的评比制度,及时将评比结果进行反馈,激励师生的参与积极性,树立榜样,促进少先队的发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东坡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天宁区劳动中路3号   联系电话:0519-88812198-8005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