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 | 常州市朝阳桥小学 | 学科 | 语文 | 班级 | 二(1)班 | 人数 | 41人 | |||
课题 | 《大象的耳朵》 | 教时 | 2 | 执教 | 单和芳 | 日期 | 2019.5 | |||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 3.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大象的想法是怎样改变的。 4.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对“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的理解。明白自己是与众不同的,要坚持做自己。 ※制定依据: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富含哲理的课文,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大象刚开始听了其他动物的话,认为自己的耳朵耷拉着和别人的不一样,就想办法也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没想到竖起来之后有了一系列的烦恼,于是大象又把耳朵放下来了,烦恼也随之消失了。本文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别人说好的也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只有自己舒服、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课文贴近儿童生活,教学中我遵循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品味故事中包含的道理。 ★ 学生实际: 学生对动物都非常感兴趣,学习本课时会有较强的积极性。但学生在理解课文最后一段时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好问句,给予较多的时间让大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勇于表达,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对“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的理解。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 1.启发谈话,说说别人的话对你有多少影响,引入课题。 2.让学生在全班内交流自己课前收集到的富含哲理的小故事。 3.揭示课题,板书课文题目。 | 1.学生举手发言谈谈自己有没有受过别人影响而改变了自己本来想法的经历。 2.学生自由交流自己课前收集到的富含哲理的小故事。 3.学生齐读课题。 | 启发谈话,引导学生结合实践谭经理,引出本节课的学习。 | |||||||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 | 1.鼓励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主认读生字。 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生字词学习方法。 3.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学生自学情况,教学生新字。 (1)指认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2)开火车认读生字。 (3)用生字组词。 (4)指导学生描红、书写。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巩固生字,积累词语。 | 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2.小组交流自学生字词情况。 3.学生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出怎样才能写好这些字。 4.教师范写,学生观察、描红、临写。 5.小组成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不断复现生字,达到识字目的,培养合作能力。 | |||||||
三、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2.标出课文自然段,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思考问题: (1)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2)大象的耳朵和其他动物的耳朵有什么不一样? (3)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3.指导学生归纳每段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1)课文第1自然段写的是什么? (2)第2自然段到第7自然段讲的是什么呢? (3)第8自然段到第12自然段写的什么? (4)最后一自然段讲的什么? | 1.朗读课文。 2.标出自然段,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本文一共有13个自然段。 (2)大象的耳朵是耷拉着的,其他动物的耳朵是竖着的。 (3)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别人说好的也不一定是最好的,只有自己舒服、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的道理。 3.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理清课文内容和层次: (1)第1自然段写的是大象的耳朵是耷拉着的。 (2)第2~7自然段讲的是动物们都说大象的耳朵和他们的不一样,他们的耳朵是竖着的。 (3)第8~12自然段写的是大象想把耳朵竖起来,但是却面临一系列烦恼,最后不得不接受自己的耳朵是耷拉着的现实。 (4)大象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 |
朗读并在老师的提示中,归纳每段内容,理清课文层次,更利于下面的学习。 | |||||||
四、总结,拓展。 | 1.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2.布置作业。 | 1.学生畅谈本课学习所得。 2.继续描红、临写、抄写词语,进一步巩固生字新词。 | 总结本课学习内容,畅谈本课收获。 | |||||||
第二课时 | ||||||||||
一、复习巩固,导入课文。 | 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生字。 2.请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3.板书课题。 | 1.学生读生字、新词。 2.学生回顾交流课文内容。 | 复习巩固已学过的生字,进入本课学习。 | |||||||
二、精读课文,感悟道理。 | 1.学习第一部分(第1至第7自然段)。 请学生自由朗读第1至第7自然段,思考:大象的耳朵和其他动物们有什么不一样? 2.学习第二部分。(第8至第12自然段) 思考下列问题。 (1)大象在听了其他动物的话后,心情是怎样的? (2)大象有没有改变他的耳朵呢? (3)大象是怎样改变他的耳朵的呢? (4)大象在改变他的耳朵后,面临了什么烦恼? (5)大象最后是怎么做的? 3.学习第三部分(第13自然段) 学生大声地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并请同学们说一说从大象的话语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 1.学生大声自由朗读第1至第7自然段,思考后回答问题。 大象的耳朵是耷拉着的,其他动物的耳朵是竖着的。 2.全班交流回答,互相补充。 (1)大象在听了其他动物的话后,心情很不安。 (2)大象改变了他的耳朵。 (3)大象站着睡觉的时候,就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 (4)大象站着睡觉的时候,耳朵眼里经常有小虫子飞进去,还在里面跳舞,吵得大象又头痛,又心烦。 (5)大象最后还是把它的耳朵放了下来。 3.道理:别人说好的也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只有自己舒服、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学生自由发挥,意思合理即可) | 老师抓住主要问题展开阅读教学,既让学生在连续的思考中感受到大象不断变化的想法,又穿插了原因的追问,这样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主旨。 | |||||||
三、总结课堂,生活感知。 | 1.总结全文。 2.想一想:在碰到和大象类似的情况时我们应该怎样做? | 学生借助课外资料体会: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 从课文到生活,层层推进,切实有效地体会文本的主旨。 | |||||||
作业设计 |
栏目列表
《大象的耳朵》教学实践
发布时间:2019-07-0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单和芳
附件:
![]() ![]() |